今晚闲来无事刷了一集《北京女子图鉴》。
剧情不多做评价,简单来说虽有漏洞,但已算不错,特别是很喜欢这样的叙事节奏。至于7哥的演绎,我是相当服气的。
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漂泊的老北漂,我是真的有点儿想念北京了。
记得2012年的7.21暴雨之夜,和一个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饭。
她问我更喜欢北京还是上海。
我说北京。
因为我这人怀旧,上海太精致太洋气,而北京则像一位韶华已逝而雍容依旧的妇人,有种夕阳下的沉静之美。
后来朋友从上海来了北京,最终又回到上海。去年参加她的婚礼,从半岛酒店望出去,雨后霓虹初起的黄浦江两岸,显得魔幻而华丽。
北京少了水,也就少了几分这样的魔幻,但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沧桑。
剧中的陈可依,是2008年来到北京,那一年也正是我大学毕业之年。
虽然我的大学也是在北京,但却是在昌平,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昌平离朝阳的距离,不仅仅是从北六环外到东三环,更是二十年的光阴。
除此之外,校园生活的自成一体也让我们这些受它庇护的学子和城市相对隔离,远离了城市带给我们的欢乐和痛苦,在那个象牙塔里自得其乐。
所以严格来说,我也是从2008年起才真正走进北京。
看到电脑屏幕上隐约晃过“十年前,2008年”时,眼角不由自觉有一丝酸酸的感觉。
转眼十年光阴。
习惯了北京春天的杨絮、夏天的闷热、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寒风,甚至习惯了黄沙和雾霾。
也曾一次次地问自己为何要留在这里。梦想?不甘心?怕回家被人嘲笑?这些都是原因,但也都不是原因。
对我来说,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喜欢。
这种感觉对一个北漂来说其实是很奇怪的。
一个和我一样来从家乡来北京上大学的朋友,前几年和我说起北京,说总觉得在北京没有家的感觉。即使她那时已经买了房结了婚甚至有了北京户口。
她说的感受我百分之百明白,而且我也认为她的感受才是一个外地人在这座城市应有的感受。但我却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对北京已经有了一丝家的感觉,特别是每次短暂离开这座城市去外地出差,在回京的飞机或者火车上,回家的感觉尤其分明。。
我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只能说世间很多事就这没有理由的。
当然,又是几年过去了,我相信现在那位朋友一定已经有了对北京的归属感。
因为时间真得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就比如电视剧里7哥念念不忘的世贸天阶,谁能想到十年后的它已经沦落尘埃变得招商无人问呢?
反倒是清河那一排排红砖白边的老小区,仍然一如它十年前的模样,就像我曾经生活过四年的昌平。只是楼下少了些麻辣烫和鸡蛋灌饼。
算起来离开北京漂泊在外已有四年多。
很奇妙吧,一个北漂也可以用漂泊在外来形容离开北京的生活了。
在这个四季如夏的地方,格外怀念北京冬天的寒风与雾霾。
嗯,祝自己早日回京,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