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生气通天论篇第三(3)”
今天我们继续沿着马莳的观点来看:上节讲到阳气就是卫气,这次讲阴气就是营气。谷进入胃后,经过加工会产生精,这个精有浊的就往下流,有清的就往上走,往上走的精就会注入到肺里面;肺得到这个精之气后,就分别流淌散布于五藏六腑。这里为什么单指“谷”入于胃里呢?因为只有谷才能转化为精。由此可知,在我们人类所有的食物当中,五谷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接着讲:这个精专门在血气里,随着血在脉络经隧中循环运行,终而复始。这种终而复始的循环运行,称为“常营无已”,所以叫做营气。营气之名就是这样来的。营气的运行路线是这样的:营气起于中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流注于手太阴肺经,然后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然后又开始于手太阴肺经。营气和卫气的关系也就是阴气和阳气的关系,阴气在内,好比将军守卫着营盘之内;阳气在外,犹如士卒护卫于营盘之外。这样一内一外,各司其职,这就是营卫二气的关系。《阴阳应象大论》讲:“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始”这个意思就很明了了。本篇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痹论》讲:“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论述营卫二气的至精之义,也可称为神圣之论。此二气都是人所重视的,对人无比重要,而本篇所论述的则是人的卫气。人的卫气本原是天之阳气,人得此阳气才能生存,所以说“生气通天”。惟有圣人能具备全阳之体,所以能苛疾不起,普通人则是相反的。《灵枢·禁服篇》讲:“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确实如此啊!本篇讲的七条阳气,谆谆教导人们应当保护好阳气。重要的一点就是,阳气一全,则营气自然跟从,也就是营气自然“静则神藏”。这里面的意思可以通过《灵枢·营卫生会篇》以及《卫气行篇》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