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一个颇为玄幻神秘的物件
前两天写过回忆小时候的故事,不由想起一件颇为玄幻的物件。
小时候,具体几岁不知道,反正是上学前,老屋的窗台大约有一米高,我应该和窗台高度差不多。
大约五六岁,那时候感觉一天的时间很长,每天都是百无聊赖,在墙角、树下,路边,找寻好玩的东西。
几只蚂蚁,奇怪形状的石子,一根木棍,竹竿,都可以玩上半天。
我在屋檐下发现一个类似喇叭状的陶制物件。现在回忆,大约有七八厘米长,一头粗,一头细,中间还有空,如同烧水的水壶嘴,但不通透。
这个物件一直在那里,也不好玩。有一次突发好奇,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
爷爷说:“这个叫“阴幽”,过去的时候人鬼不分,去别人家串门需要带着这个物件,否则人家不开门。”
我太好奇了,人鬼不分,那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会不会很可怕。爷爷也没有再讲,我也没有继续询问。
这个事情一直记着,后来上学,读书,看历史上也没有这种记载,只有在女娲补天之前,颛顼帝没有绝地天通的时候,人神共居。那是久远的神话故事,回忆那个物件,不能说是上周的,成色绝对没有那么久远,因为印象中和当时的陶制器具基本一致。
于是,小时候这段记忆就成了一个谜团。并且我的记忆力不好,尤其没有可以联想记忆的名称,忘了就很难想起来。
大约十多年前,和岳父闲聊,谈起一些农村鬼怪玄幻的故事,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物件,说到是人鬼不分,用来证明身份的时候,岳父一口说出:“奥,那是阴幽。”
岳父也听说过。这相距一百公里的农村,居然都有这个物件,可见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应该比较普遍。真的不可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年代,发生了什么的情况。
当时只是闲聊,虽然好奇,当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继续查询。而且记性太差,当时听了岳父说出这个名字,随后又忘了。
最近写公众号,想起这记忆中的物件,名字忘了,岳父过世好几年了,想查询一些资料,也无从查起。
前几天,看望二伯父,二伯父今年快九十了,头脑精神都不错,还能自己做饭,料理自己的生活。和伯父聊天,想起这件事情,伯父也知道,说是“阴幽”。
这一次,我掏出手机,把这两个字记录在备忘录上。
伯父说只是听说这个名字,没有见过实物。想继续问一下有关的故事,大爷说不出来了。
回忆起谈起这个物件,爷爷、岳父和伯父都没有详谈,也可能是不祥的物品。
上网查询,阴幽只是一个形容词,有如下几个解释:
1.边远幽僻。《星经》卷下:“河鼓三星,中大星为大将军,左星为左将军,右星为右将军……左右旗各九星……左旗黑色,主阴幽之处,备警急之事。”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古幽陵》:“ 京都在九州为冀,十二州为幽。幽为北方阴幽之象。”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二:“五日深夜到色楞河边,远东及苏维埃俄交界的地方。到此一带真是黑暗阴幽的所在。”
2.阴暗;昏暗。宋 欧阳修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孔窍千声出,阴幽百怪呈。”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日月无私,阴幽为之胥点;光华复旦,魑魅因之潜藏。”
3.潜藏不露。唐 柳宗元《骂尸虫文》:“来,尸虫!汝曷不自形其形?阴幽诡侧而寓乎人,以贼厥灵。”
4.沉静安娴。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阴幽坤从,维德之恒,出为辨强,及匪妇能。”
以上解释都是形容词属性,没有名词属性的,更没有代表人的身份证的作用。
还有一种可能,“阴幽”只是比较接近伯父说的字音,并非是这两个汉字。
今天的文章有鬼故事的感觉,借着新年的爆竹声给大家讲出来,可以一笑了之。
这个故事留存待继续考察。有知道相关故事的朋友可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