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需要我们不断的补充能量。
一、问题学生的特征
优秀的学生各有不同,但问题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具有以下特征:
不喜欢学习、课堂纪律差、回宿舍抽烟玩手机,经常违纪、爱打扮、另类、不尊重老师、个性张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讲义气,朋友,攀比、早恋、打架。
这些特征有的表现非常明显,有的表现不是很明显,但是隐藏在背后的更加可怕。这些学生的存在,让我们老师头疼至极,班主任疲于应战。
二、问题学生背后的心理需求
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
人在心理上有非常强烈的进步的渴望与动力,也有深深的被孤立的恐惧。
(一)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
寻求存在感,如果没有存在感,就会寻求替代满足,继续寻求存在感。我始终坚信,每一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并且都有非常强烈的向善的渴望,同时每一个人都有着深深的孤独恐惧症,害怕被孤立,这些需要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强烈的吸引人并且影响着人的行动和选择。
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在看玄幻小说、打架、和老师对着干、网络、游戏、早恋等行为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最根本的是找到自己心理满足的需要--存在感,被需要感、被认同感。即使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常态,甚至“变态”,但是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心理、潜意识、习惯的力量。
让我们听听问题学生发自内心的心理需要:
1、老师,我们一直被批评,我们不需要什么奖励,给我们发一个和优秀学生一样的奖状就可以了。
2、老师,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人渣,但是在您这里,我还能感觉到我是有价值的。
3、老师,我们差生也有上进心。
(二)问题学生的优点
1、做事的能力与效率很高,尤其是体育、电脑、劳动非常的积极。
2、很会做事,情商很高。老师水杯没有水,会保证你水杯一直有热水;你生病了会第一时间送上药和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别太辛苦了,注意休息;当你生气时,这些学生会说老师别生气了,是我们做得不对;老师需要做一个比赛课件与视频,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等。
3、重感情,讲义气。
4、人际关系广。
5、拥有一技之长。许多问题学生都有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能。过去187班任宇鹏具有美术管理才能、何永涛写作、李仕杰电脑、谷志斌执行力、孙敬翔创意、陈蒙办法等。
6、幽默。
7、胆识。
8、集体荣誉感。
9、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10、直接、真诚。能够直接指出老师问题,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问题学生的心理优势。
问题学生表现出的行为尽管让我们很是苦恼,但是这些学生敏感、自我觉察能力强、独立意识强,有想法与主见,在认知、情绪、态度、性格方面都比其他好学生成熟。
三、问题学生的转化
1、要懂他。
对待问题学生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武力镇压,强制解决,学生迫于压力不敢造次。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武力越来越成为次要的手段,许多人宁可选择不管也不用武力。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性格还擅长武力。如果你既没有强硬的手段,性格又不适合武力解决,又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研究它,研究他的需求,懂他、理解他。也就是说,遇到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需要冷静一下,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动机是什么?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懂学生比骂学生更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努力的接受其问题行为,接受其背后的心理需要,并且和学生不断的交流这些看法和感受。只有你懂他,他才能和你透露更多的信息,你才有可能去帮助他。
2、要发现他,发现其表现出来的特长,让其有价值感。
我们要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并且在班内给他创造一个优点发挥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业绩,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班级发展是一个立体的模式,需要各种人才,我们不可能都把问题学生转化为学习成绩好甚至优秀,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领域,在班级中发挥其才干。
我们需要做得就是创造各种平台,让其参与到其中,及时评价反馈其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他就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就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就会极大的减少问题行为,就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慢慢发生变化。
3、发展他。
利用其心理发展的优势发展他。
问题学生敏感、自我觉察能力强、独立意识强,有想法与主见,在认知、情绪、态度、性格方面都比其他好学生成熟。这些优势都是我们可以发展他们的突破口。
有想法、主见,在一些大型活动上,班级活动策划上、班会策划上、班级棘手问题解决上,我们都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往往会给我们意外之喜。
根据不同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参与,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慢慢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那样。
结语:
问题学生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且我们的这些行为不一定会得到认可,会面临一些压力;我们的这些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在做中学,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要感谢这些学生,正是这些学生,给我们的发展提供可很好的研究课题,是他们锻炼了我们、成就了我们。
只要你坚持这样做,那些问题学生一定是和你最亲近、感情最好的,而你的价值也会体现出来。慢慢的,你就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