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一网友将亲戚家的熊孩子送进了警局,拘留了三天,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到底这孩子犯了什么错,非得给送到警察局里呢?
事情是这样的。
熊孩子的父母(网友的远方亲戚)在凌晨一点多打电话通知网友A的父母说要过来。各位注意啊,是凌晨一点多。
然后A开始收拾屋子。
整理结束后,A把自己的眼镜和耳机放到了最显眼的地方,收起了一台电脑,打开了工作电脑。
第二天中午一点多,熊孩子及其父母到达,聊了一会天,熊孩子坐不住了,开始去找东西玩。
A去看熊孩子的时候,眼镜已经牺牲,他正折磨着耳机。
看见有人进来,就问:“哥哥,耳机这么重,万一摔了怎么办?”
A回答说:“摔坏了你爸妈会打你的。”
“他们敢!”熊孩子白了A一眼,A笑了笑就出房门了。
过了一会,熊孩子跑出来说:“哥哥,我要玩电脑!”
A:“不好意思,这个是工作的电脑,里面有很多资料。”
熊孩子父母:“小孩子不懂的,玩不坏的。”
A:“真的不行!”
熊孩子就开始闹起来,一个14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
熊孩子的父母一看,就不乐意了:“就一个电脑,玩玩怎么了!儿子,去,自己去玩!”
熊孩子兴高采烈跑进屋里玩,然而电脑有密码,他解不开,就跑出来问A,A让他自己输密码,输对了就给他玩。
不到两分钟,A的手机就收到短信,说电脑密码连续错误5次了。
A看时机成熟,通知了公司的风险部门和合规部门,然后当着熊孩子父母的面报警了,说有人故意损害私人物品并且意图盗取保密信息!
熊孩子父母慌了,冲着A吼:“你做什么,有病啊!”
A:“你们不管孩子,那少管所有的是人帮你们管。”
.......(期间沉默)
警察到了,A拿出自己的房产证和身份证,证明是自己报的警,让警察去取证,共损坏了一副眼镜和一副耳机,至于盗取信息部分由银行跟其具体说明。
到警局后,熊孩子父母想要私了,表示愿意赔偿损失。A拿出了早已备好的发票,耳机:2398,眼镜:6850。
最后熊孩子父母决定是3天治安拘留。
好,故事讲到这里。这里且不去评判A的做法好与坏。
假如当初这个熊孩子的父母呵斥并制止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放纵其肆意妄为,最终也不用落到进派出所的结局。
想必大伙都有遇到过“熊孩子”,熊孩子无处不在。你见或不见,熊孩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在地铁上,在超市里,在大街上,或者正在你的家里......
为什么这熊孩子越来越多呢?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熊孩子?
俗话说得好:“有其子必有其父。”
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熊孩子。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自己的孩子犯错是可以原谅的。
甚至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到别人家调皮一下是天性使然;
拿一下别人东西是天性使然;
“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也是天性使然;
其他人都应该让着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其加以责备;
孩子一哭就赶紧哄着,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就像上文中熊孩子的父母。
这是什么鬼道理?网上有句话我借鉴一下: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让着你。
如果父母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有其他人代替做父母的去教育。
而前面也有说到,熊孩子的父母在凌晨一点多打电话给A的父母说要过来他们家,凌晨一点多是大部分人休息入睡的时间了,在这个点扰人清梦是不是不太好呢?
同时也说明了一点,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很多时候,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变成孩子将来的言行举止。你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尤其是在孩子仍不能明辨是非的阶段,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作为父母,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得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再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变优秀,却不反观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孩子的“天性”不是父母放纵的借口。
有些父母甚至洋洋自得:“孩子顽皮说明他聪明啊!”
那是不是监牢里的犯人都是天才啊?
适可而止,一切都得有个度。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听话,礼貌?
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家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