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拜年走亲戚的分歧

我大伯、大娘住在县城,大娘今年73岁,大伯75岁。上个月大娘从桥上过时,踩空了一个台阶,摔了一跤。左肩膀上一个小骨头被摔碎,她选择了保守治疗。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大娘年轻时时车间技术工人,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她喜欢安静,不喜欢被打扰。所以,春节还没到,她就通知了她娘家那边的亲戚:今年春节不拜年,疫情时期,各自居家,电话拜年即可,不要来回走动。

很多人不理解大娘的做法。但是大娘有她自己的考量,她和大伯年纪都大了,虽然来拜年的晚辈都不是冲着一顿饭来的,来者是客,也是一种情意。但是来的晚辈没有一个愿意主动做饭、洗碗、吃完收拾了,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买菜、做菜、最后这些晚辈走了再收拾残局,实在劳累。加上大娘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她便不想招着麻烦。不麻烦别人,也不让别人来打扰自己。

我理解大娘也支持她的做法。但是,老家的亲戚可不这么认为。我妈是生活在集镇上的,也快70岁了,整天为生计奔波,忙着做生意。但是她就认为,亲戚朋友来了是一种情分,说明眼里有你,对你是一种尊敬。而且街坊四邻看见你家人来人往,说明这家人员好,兴旺。冷冷清清说明这家混得不行。还专门给我举了邻居罗大爷的例子,去世了,街坊邻居来烧纸的都没有几个人。我觉得我妈肯定是多想了,没准人家的家人不想麻烦和打扰别人呢!

我二姑兄弟姐妹几个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一贯原则就是能不麻烦别人,能不打扰别人,就不麻烦、不打扰,所以我姑奶奶和姑爷去世的时候,他们家连哀乐都没有放,邻居只是看到楼下的花圈时,才知道楼上的老人去世了。二姑说,虽然来吊唁的都是对自家有情有意的亲戚和朋友,但是兄弟姐妹几个五湖四海,欠了别人的人情,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还,怎么还,不打扰,反而不用再为此事烦心。


在我爸妈和街坊邻居眼里,谁家里老人去世时来的人多,谁家里过年来拜访的人多,才说明这家兴旺发达。所以,每年春节,我爸我妈哪里都不会去,只守着家,以免亲戚来了扑了空。哪怕做一大桌子菜,忙前忙后,我妈虽然累也觉得高兴。难道是人老了,越来越喜欢热爱了吗?好在我妈比较开明,也想得开,去年和前年亲戚来拜年,直接饭店里订一桌,花钱买个人痛快。用她的话说,图个高兴。


这差异主要是由生活环境和观念造成的。我妈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里,街坊邻居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二姑和大娘都住在公寓里,每家每户关起门来都与外界没有联系了,她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不管怎么说,过年就是要高高兴兴的。我觉得大娘和妈都没错,大娘喜欢安静,对她来说,不被打扰的新年就是高兴。我妈喜欢热闹,自然人来人往才是高兴的过年了。而作为晚辈的我,让她们都高兴即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到走亲戚,每年都要感叹好多亲戚~~(乐)。我们家也算是大家庭,我爸这边兄妹五个,我妈这边兄妹四个,长辈亲戚特别多...
    LQC阅读 345评论 0 3
  • 走亲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春节时期亲戚们相互交流感情的活动。春节期间走亲戚回娘家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 隐...
    蕙心读书阅读 877评论 0 1
  • 小编月光 笙歌间错华筵启。 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细。 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 戴得更忔戏。 愿新...
    灵感工作室阅读 1,425评论 0 1
  • 拜年是过新年的重要礼仪,它使新年充满仪式感。现在虽然不再需要三拜九叩,但一年到头了,去亲戚家坐坐,说说话是很必要的...
    灵芝姐姐阅读 472评论 2 1
  • 每年的大年初二是走亲戚的日子,今年我爹娘在县城没有回老家过年,于是我们姐妹们就相约在我妹妹家聚。 回家的过程第1个...
    叶雪白阅读 439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