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威廉·戴蒙著写的《目标感》一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作者在书中讲到,他曾经去过一个小镇,发现小镇上有一家餐厅,餐厅的饭食一般,但这家餐厅有一个特点,他们用的服务员全是镇上的年轻人。镇上有些年轻人很不服管教,但只要把他们送到这家餐厅,让领班带一段时间,他们就会逐渐变成好孩子,开始关怀他人,成为良好公民。
大家不明白,找领班问:“这是怎么做到的?”领班说:“我告诉那些孩子,我们的使命是让顾客饿着肚子进来,开开心心地离开。我们所做的服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带给顾客快乐,为顾客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或所做的工作能够带给他人一些帮助和改变时,也就有了“利他”之心,“召唤”感就生发出来,那么这个人就找到了一个真正崇高的目标。
具有召唤感的目标要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能力有切实的认知”,有的人喜欢空想,“我要拯救世界!”“考不上北大研究生不罢休!”结果拯救不了世界,连考四年也没考上北大研究生,曾经征询调剂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坚决不去,最后,心灰意冷,这种人往往不能真正考虑自己的能力。
确定自己有“召唤”感的目标,还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能为这个世界解决什么问题,量力而行,并且“能从用这种方式发挥个人能力中体会快乐”。
有明确目标的人,能够做到愿意努力和聚焦,他能够看到这个目标背后的意义,这个和年龄无关,即使是很年轻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让人很感动的例子:有一个叫瑞恩的男孩,年仅六岁,他看到网上报道非洲很多地方喝不到干净的水。他觉得自己这里喝水这么方便,无法想象非洲人没有水该怎么生活。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打算捐给非洲人打一口井。
这位六岁的孩子从此立了一个志向:要为在非洲打井这件事募捐。他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先是自己去挣零用钱,挣完零用钱以后又号召大家捐款,做了一个长期的活动,叫作“瑞恩的井”。到他十几岁的时候,瑞恩在非洲已经捐了几百口井。
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找到一个关怀社会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话,他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这种人的特点是乐观,性格里有很大一部分理想主义色彩。
那么一个人怎么才能想找并且能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呢?
先说避免哪些情况呢?
避免做“疏离者”。有一种人,如我外甥小岗,跟他聊天,问有啥目标呗,他说:“有啥目标呢,活着挺不易,少一点痛苦,少一些压力,能享受就享受享受。”看看电影,啃啃老人的钱,常换手机,就是玩玩玩,全都是物质。怎样能够活得更开心,他所想的全都是玩、全都是物质。每天傻吃傻喝,好像挺开心的,但疏离的人往往会很痛苦。你会发现,以手机为目标的人,无论他得到了还是没得到,他都不高兴。得不到手机,当然很痛苦了;得到了手机,没多久又出新款了,所以他永远都觉得没意思、无助、无聊。
避免做“空想者”。只幻想没行动,想成为一个明星,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要成为一个艺术家……想了很多大而无当的方向,但是不做任何行动,只是天天幻想。
避免做“浅尝辄止者”,这种人参与过有目标感的行动,但是他不了解超越于当下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来自虚荣和待遇,当他看中一份工作的虚荣和待遇时,他可能会为此努力一下,比如考证。但他往往做一段时间就会放下,或者做一段时间就没劲了,因为虚荣和待遇所带来的动力是不持久的。时间一长,他就会质疑这件事情。
再说一个人怎么才能找到切合实际的目标呢?
和直系亲属之外的人常进行有启发性的沟通。你们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样的话是不可能找到,那种有意义的目标的。
多观察有目标感的人是如何工作的。在观察中,你会有触动有启发,对自己有深刻的影响。
相信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可以被改正或改进,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几次有启发性的时刻。”深刻感受到第一次启示,就像瑞恩从报纸上看到有关非洲的报道一样。
在尝试中,总结出“我可以为此做出一些贡献,让情况有所改变。”看到自己的力量。
对目标逐渐认同,同时开始尝试完成一些事情。获得第二次启示,并能得到家人的支持。
以独创和具有影响力的方式,加大对追求目标的付出。开始主动掌握追求目标所需的各种技能。并提升执行力,从中也会变得越来越乐观和自信。沿着这个目标的方向,一直向前不退缩。把在追逐目标中所掌握的技能和培养的性格优势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有人说,我的目标就是希望家庭幸福,给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家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还有人说,我看到失学的孩子就心痛,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上大学,就像张桂梅一样。
目标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有利于社会和他人。
(待续)
22年度写作营第160篇,1870字,累计2070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