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李娟《羊道》有感
文/苹儿(茵草芳菲)
《羊道》是一部充满生命力与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新疆牧民与羊群在四季迁徙中的生活画卷,让我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坚韧。
文中,李娟细腻地描绘了牧民与羊群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群不仅是牧民的经济来源,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牧民们对羊群的关怀无微不至,从羊羔的出生到成羊的放牧,从剪羊毛到羊群的迁徙,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羊群也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牧民,它们的存在让牧民的生活有了依靠,也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
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交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共同体的真谛。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疏离感日益加剧,而《羊道》却让我看到了一种纯粹而质朴的相处模式,让我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羊道》以四季为线索,展现了牧民们在不同季节的迁徙生活。春季的转场,牧民们带着羊群踏上寻找新草场的旅程,一路上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夏季的牧场,是羊群生长的黄金时期,牧民们在忙碌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秋季的收获,是牧民们辛勤付出的回报,羊群的肥壮与羊毛的丰收让他们满心欢喜;冬季的归途,则是对一年辛劳的总结,牧民们带着羊群回到温暖的冬窝子,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这种四季迁徙的生活方式,让我看到了牧民们在流动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智慧。他们顺应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找着最适合羊群生存的环境,也寻找着自己生活的意义。这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让我对生命的韧性与智慧充满了敬意。
李娟笔下的草原生活充满了质朴与坚韧。牧民们的日常生活简单而重复,但他们在这种简单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满足。他们用简单的食物填饱肚子,用温暖的亲情抵御寒冷,用对生活的热爱战胜困难。这种质朴与坚韧的生活态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本真与纯粹。
在草原上,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没有物质的丰富与奢华,只有心灵的富足与安宁。牧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意栖居,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诗意与温情。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让我对生活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生命的美好充满了向往。
李娟作为一个汉族人,深入到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与记录着他们的生活与文化。这种文化碰撞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我看到了人类心灵的相通与共鸣。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却是相通的。这种相通让我们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尊重彼此。
《羊道》是一部充满生命力与人文关怀的作品,它让我看到了牧民与羊群之间的深情交融,看到了四季迁徙中生命的智慧与韧性,看到了草原生活中质朴与坚韧的诗意栖居,也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命、自然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更加敬畏与热爱的心态去面对生命,去感受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美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