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一则书中的名仕风流让人追慕。二则书中的成语典故着实有趣。
那时候的名仕,他们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
竹林七贤代表了民间的风骨。阮籍的长啸、王戎的重情、刘伶的宿醉、嵇康的潇洒、山涛的宽厚、阮咸的批判和向秀的坦率,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意欲在污浊中继续执迷的我,原来,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与热情,惭愧。庙堂之上亦有皇室气度。那个时代的放旷能够持续,离不开皇室的气度与雅量。面对宗世林犹存的松柏之志,曹孟德保持了他的雅量。王仲宣葬礼上的一声送别驴鸣,曹丕的雅量为狂放培养了土壤和基石。司马昭对阮籍的维护,司马睿对殷洪的调侃,司马绍的不见长安,有明目张胆的偏爱,有君臣同乐的平实,有童言无忌的乡愁。
不羁狂放,这是作为所谓现代文明人的我想都不敢想的状态。我们各种社会角色,被赋予了许多角色责任,如《碎银几量》所唱,为了碎银几量需要付出很多,可偏偏这碎银几量能解了世间的慌张。于是,人格、精神、性情、自我便丢掉吧,否则前行的路就太沉重啦。但,很神奇,总会有一股力量他会警醒你,可得爱惜自己羽毛,一根根拔光了,可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而这本书正是那声惊醒了我这只觅食麻雀的叫喊。
书中还有一些成语典故,有趣的故事吐露别样风骨和真实。王戎的“卿卿我我”看似为爱包容,实则不缚于规矩尊卑。特别喜欢这个典故,所以详细说一说:源于王戎的老婆,很喜欢叫王戎“卿”,这是一个特别亲密的称谓,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妻子叫丈夫“卿”是不合礼法的,于是王戎让他老婆别这么叫他,他老婆回了一段话“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意思就是“我是因为爱你,喜欢你,我把你叫卿,我不把你叫卿,谁把你叫卿”。所以卿卿我我就是这么来的。“鹤立鸡群”源于对嵇绍风姿的赞美,那句“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暴露了颜控自古就有,帅哥永远受欢迎。阮咸还是个在七月初七“未能免俗”的傲娇小公举。
用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述来做个本书总结吧。“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 我想,所谓魏晋风华,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