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书架,突然有了再看一遍作家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的冲动。正好是周末,从早晨开始,14万字,至第二天中午一口气读完。读的很细,许多精彩段落慢下来仔细琢磨。犹如初次接触。
记得若干年前,高加林这个人物曾在文学上泛起过轩然大波。被冠以现代版陈世美,被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受到世人的批判。这大概是当初读者和观众——小说搬上了银幕——最普遍的印象。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那一代读者无法想象的变化,不只是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的变化也是无法想到的。人们对价值观的判断也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可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一些现象。
高加林无疑是个悲剧人物,今天看他的悲剧更具时代性。不知道作者的创作初衷是不是在此。但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高加林的两段感情经历。伴随他命运的两个活泼美丽善良的姑娘刘巧珍和黄亚萍。
人们谴责的焦点是高加林得志之后抛弃了曾经深爱着他,在艰难时期给予他极大关心并且他也深爱的巧珍。而为了追求更加充满浪漫的爱情选择了高中同学黄亚萍。普遍认为这是高加林的不道德。而作者的思想倾向也非常鲜明,在作品中通过他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和德顺老人之口,痛快淋漓的予以批判,故事的结局也是对高加林人物形象的无情嘲讽。
应该说这是几十年前的故事,而且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远没有今天这样复杂。不管是故事里的人物,还是广大读者,总体上来说都处在是非分明的情态之中,价值取向集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好即坏,泾渭分明。高加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背信弃义的陈世美。
不过今天我们以现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人生》和高加林,或许当有一个新的认识。作品所表达出来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作品中的人物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无一不是时代的牺牲品。特别是人们对高加林的认识——以往人们集中批判的他的对巧珍背叛,或许会有更多一些的理解和同情。
不妨让我们重新考虑一下高加林与刘巧珍及黄亚萍的爱情关系。第一个问题是高加林与她们其中谁更合适?显然从文化上、价值取向上、生活方式上刘巧珍较黄亚萍更远一些。以高加林的性格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看,即使黄亚萍不出现,他们的爱情也未必一定会长久。其实作者在叙述他们的爱情故事伊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是毫无保留的,而高加林对刘巧珍从一开始就飘忽不定。尽管后来他们爱得很深沉,而且直到最后在高加林心目中都承认真正爱的是刘巧珍,但是也不能就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硬伤。这主要是刘巧珍爱的时机和方式有着明显的失误。刘巧珍是在高加林处在人生低谷时间向高加林表示爱情的,尽管那一刻十分感人——也确实感动了高加林——而爱的方式几乎是一种施舍,有许多青年男女选择了在这样的时刻向对方表白爱情,并且成功地走入对方心目中的几率确实高。但无论如何,这种恋爱总是让人感觉有点趁火打劫和趁人之危的意味。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难免保证当恋爱的另一方从低谷中走出来后,不发生情绪变化。放在今天,可以说这个时代更适合高加林这样的人物发展——充满激情,活力四射,不惧困难,不懈追求,向往自由的生活。这一切,今天社会都可以满足,但是当时那个年代还做不到。试想在这样的年轻人面前,一个徒有漂亮善良贤惠,却没有文化的刘巧珍怎么能和高加林白头偕老呢?当然以刘巧珍倔强的性格和聪明智慧,或许完全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这将另当别论。
第二个问题,高加林和黄亚萍真的合适吗?从与刘巧珍的简单对比中,似乎黄亚萍更是高加林要选择的爱情。他们之间共同的地方太多,并且在高加林的潜意识里,黄亚萍更近乎他的初恋,高中时期的经历弥足珍贵。并且在黄亚萍那里,更有着让高加林无法逃避的是,她的家庭,有着他所想要的东西,能够满足他的虚荣心。据此,似乎可知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结合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假使没有后来高加林被举报一事,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真的就完美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一点其实在作品中,作者已经表露出来了。他们虽然有诸多的相同之处,但是更有致命的排他因素,尤其是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调和的。一方面两个人性格上的差异,一个盛气凌人的任性,一个是与远不甘心受人摆布;另一方面来自家庭出身的强烈对比,都是永远无法弥合的罅隙,必将导致同样任性的两个人最后的分离。
第三个问题,高加林终将情归何处?作品中没有给出答案,这倒是让我们今天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超长之处——姑且在此牵强附会一回——时过境迁,四十年后,到了今天,读者仍然不知道高加林和谁能够走在一起,但有一点可能性大一些,最有可能的是他将走过分分离离的跌跌撞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