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人的睡前故事》里,第一个故事——舆论大师,讲的是一个因为舆论毁掉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而这,竟是一个团队精心策划的。
起先,是一个服务员把汤汁撒在了一个富二代的衬衫上,富二代不满,就动手打了这个服务员,然后大家开始在网上攻击这个富二代,一边倒的舆论,给富二代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此时,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就做好准备去跟这个富二代的爸爸合作,他们约价30万,扭转乾坤。
当然,一个健健康康、开着豪车的富二代打了一个穷苦的残疾服务员,若想让大家去怪这个服务员,还是有难度的,可是,舆论的力量总是那么强大。
就像那个团队的总策划大刘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你拿抢劫的和随地吐痰的比,当然抢劫的坏,但是抢劫的如果抢了杀人犯,他的性质看起来好像就没那么坏了不是吗?”
大刘开始带着他的手下,去搜寻这个服务员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再添油加醋的发布在网上,并且随便在路边找了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假装服务员的孩子来博取同情。大刘解释:“这叫圣母杀。”
事实也正如大刘预测的那样,一群“圣母”立马冲上道德制高点开始指责这个服务员,第二天的中午,果然舆论被彻底颠覆。
事成之后,富二代的爸爸如约给了他们30万,而那个服务员被餐厅辞退,并悄悄搬离了之前那个小区。
他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文中没有再写下去。
由于第一个故事太过于“真实”,我就没有再看下去,再一次想起,是因为“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刚开始,大家都在力挺这个勇敢维权的女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事情就转向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方向。
我以为,接下来是奔驰道歉,然后一系列关于车改进的广告,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消费者维权做出一些措施。然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竟然成了这个维权的女子,舆论的压力大到她想自杀。
她维权错了吗?即使她欠债了,可是这和车漏油有什么关系呢?看到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评论,我特别想知道这些人真正的样子和他们的人生里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是不是每一件都正确的无可挑剔。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颠倒黑白,将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如此混淆。
攻击性那样强烈的言语,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他们会怎么样呢?
爬上引擎盖是不对的,欠债是不对的,车漏油三番五次不解决也是不对的呀。
这件事总有一天会被大众淡忘,可是那个曾经因为舆论险些丧命的女子,她的生活会不会从此被阴影笼罩呢?
很多事,我们即使亲身经历也无法看清真相,更何况是离我们这样遥远的事件,而且大量的事实证明,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言论自由是可以的,但是希望嘴下留情。毕竟,谁都只能活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