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形式的重要性

【原文】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省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可惜的是那只活羊,而我可惜这种礼。”

【释义】

告朔:按照周礼,每个月的初一都应到祖庙参加告朔饩羊之礼。可是,当时鲁公已不亲自到祖庙之中进行“告朔”了,只是杀只羊走走形式,徒有其表而已。

【感悟】

子贡是实用主义者,他觉得徒有其表,只注重形式而失去内涵的礼制是可以取消的,但孔子却不这么认为,孔子认为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哪怕只有形式也不能取消。

在孔子看来,子贡的做法显然忽视形式的重要性,不知道形式在礼制中的真正用意。形式存在诸侯就会有履行的义务。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也是礼制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礼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他的内在精神,另一个是他的外在形式,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比如,现在的祭祀祖先,既要有慎终追远的大孝的内在精神价值观,也要有上贡,斟酒,磕头等仪式感,这些外在的形式依旧存在,对礼制的传承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连形式都没有了,那这些礼制就会逐渐的被废除。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形式其实对内涵的表现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举办的升旗仪式,要奏国歌,要敬礼,少先队员还要带红领巾。这些其实都是很重要的形式,通过外在的这些形式展现出我们内在的尊敬、稳重?景仰的这种概念。民族的自豪感,也会随着我们形式的表达,而充分的发挥出来。

樊登老师说,我们生活中是存在着很多的争论的,我们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前进者。痛苦是可以随着我们感受幸福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地减弱。

孔子让人修炼,孟子也让人修炼,王阳明依旧如此,就是希望提高大家感受幸福的这种能力。能力越高,就会越积极,那痛苦相对就会减弱,所以修炼就是终身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