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陈存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1928年-创办《健康报》,1935年主编《中国医药学大辞典》(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37年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1949年,赴港行医,1957年,被推选为东华三院总理,1964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9年,编撰《中国药学大典》。摘自本书作者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套陈村仁作品,我对《津津有味谭.素食卷》、《津津有味谭.荤食卷》、《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更感兴趣,读得津津有味,偶尔也学着做几道菜。书中觅到良医,是草根百姓的福气,我还记得,第一次遇见陈存仁的书,是在广州购书中心,一见就喜欢。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陈存仁发表在《大人》杂志上的专栏文章结集,旧上海的生活札记。连《上海滩》都在片头里用特别顾问的名义打出陈存仁的名字(未经本人同意),可见陈存仁的文章是很受欢迎的。
在看《银元时代生活史》的热闹之前,务必先要知道:陈存仁童年时,家里的缎绸铺破产倒闭,陈父打工做伙计。某天带着陈存仁去租界“吃大菜”,看戏,舍不得坐马车(当年租界的三部曲),如此过了快乐的一天。第二天,陈父因为吃了酱猪肉,患上痢疾,七天之后病逝,临终前,重复说:“阿兴要出洋,阿沅要做医生。”
陈母带着五个未成年孩子,再加上肚子里的遗腹子,艰难求生存,此时陈存仁只有六岁,已知世道艰难,没钱难办事。
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母亲坚持不同意“迁入祠堂居住,以维永久”的建议,认为“孩子们居住乡间,将来的的教育,便不堪想象。”在葬礼完成后,毅然决然地拖儿带女回到上海。如果陈母没有这种决心和毅力,陈村仁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要成为乡下人,命运际遇也要重写。(P12)
陈存仁的另一个人生转折点是他的四伯父坚持要他学医,对他说:“我家世代读书和经商,你却要去做工,须知做工的同伴不良,往往染上赌博习气,你千万不可参加,你如果遵从父亲的遗命学医,一切由我负担,但是也要中学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医学院。”
我认为,母亲和伯父对陈的教诲,影响了陈的一生。往后《银元生活史》里的风花雪月,风光无限,各种奇遇奇缘,都因此而起,孩子的路是大人负责选的,一步走错,会步步皆输,未来纵然有逆袭机会,也会艰难重重。我认为这是《银元生活史》最关键的篇章。
后面的拜名师,遇贵人,皆因当初的路走对了。《银元生活史》读起来,更像章回小说,曹汝霖,章太炎,于右任等民国名人都和陈有过交往,毕竟他是当时上海滩的名医,名人也是会生病的,朋友圈就是这么个格局。当然,这是陈存仁方面的说法,咱们看看热闹就好了,本来我也差点激动万分的要分享,幸好有老师提醒。反正想看热闹的,看书就是了。
陈存仁在伯父的资助下,投考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中医,后来又机缘巧合,跟随丁甘仁、丁仲英先生写实习方;为了阅读中医典籍,又先后拜姚公鹤和章太炎先生为师,补习国文。他聪明好学又勤奋。读书时想多赚几块钱,就给《申报》投稿,“连续地寄出稿件二十多篇,音讯全无,石沉大海却不气馁,只怪自己写得不好,还是继续不断地写。”(P23)如此写了三个月,文字终于见报。在三十年代能够打入报馆的投稿圈,相当的不易。除此之外,陈存仁为人处世八面玲珑,遇事不怕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他绝对舍得花钱,能够帮助别人也绝不拒绝,妥妥的利他主义者,一生平安度过也是靠平时积攒下来的阴德。
从此以后,陈存仁的人生,左右逢源常遇贵人。《银元时代生活史》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就是在前三章,读懂陈存仁的成长历程,方能愉快的看他写的八卦故事:章太炎、吴稚辉、于右任、丁福保……读他力争“中医不废”、“药王庙离奇遭遇”、“编药典百折不挠”、“游日本风俗怪异”,陈存仁有写日记的习惯,晚年写回忆录,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但是因为我们能读到的只有陈存仁方面的回忆,真伪难辨,看个热闹最适合。
我反而对《银元生活史》里的北平购书奇遇、名家聚会餐桌上的美食,还有三次提到朋友林雪怀,初恋女友的照片、章太炎的合照、准备出版药典也请林雪怀拍照等见闻感兴趣,尤其是写林雪怀,虽然只有淡淡的的几笔,到底也不再是传闻中落魄失意的民国影星胡蝶之未婚夫了那简单粗暴的形象了。
《银元时代生活出》很厚重,倘若还能购入,该多读几次。切记陈存仁的中医身份,他一生的际遇都离不开他的专业。现代人动不动就说中医好,其实并不知道中医如何的好,倘能读透陈存仁的《津津有味谭》三部曲,对自己倒是有好处的,光说不练,终究和成功无缘。
读了陈存仁的文字,有“文如其人,存仁有义”的感觉。《银元时代生活史》在内地出版的时候,阿来说:“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沈昌文的推荐语有“大开眼界!”四个字。王学泰说还提到了陈存仁的“著名社会活动家、理财家”身份。这都是2007年左右的评论了。我买的是2011年第4次印刷的版本,书的定价才是38元,400多页图文并茂的厚书呀!
网上见到有人把《银元时代生活史》简单的当理财书来读,试问你又有何资本,可以向陈存仁学理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