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最后一天,该回城里了,走的时候母亲让带了很多东西,后备箱塞满了。知道儿子爱吃棉花草馍馍,装了几个,说路上吃。还特地叮嘱,带回去的东西里有揉好棉花草面团,想吃了现做。
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母亲就会带我和弟弟去田间摘棉花草,所以很小就认识了这种在家乡田间地头,野生贱长的野菜。
棉花草的叫法各地方有不一样。有的地方叫鼠曲草,有的地方叫清明草,有的地方叫棉花菜。我们那里管它叫棉花草。之所以叫棉花草,大概就是因为它无论茎叶还是花萼都长着毛茸茸的形似棉花的东西吧。
棉花菜生长在清明前后,不知不觉从地里冒出来,铺满田间地头,生命力极强。母亲说,棉花草要数油菜田埂上的最嫩,清晨去采的话,棉花草带着晶莹的露珠,绿茸茸的十分好看。然而棉花菜极易老去,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就会冒出花苞,失去棉花草的清香。所以,母亲每年总是要赶在棉花草的花苞还没有完全开的时候去采摘,为我们制作这道美味。后来有了冰箱,母亲会在春季多采摘一些冷冻保存起来。
母亲把棉花草蒸成馍馍或是煎成饼,味道都是极好的。小时候特别爱吃母亲用腊肉盐青菜做棉花草馍馍。母亲把棉花草切得很碎,加入糯米粉和黄糖揉成团。洁白的米粉和翠绿的棉花草在母亲手中揉着揉着就融为一体,变成青翠诱人的面团,散发着棉花草特有的草香气。然后盖上纱布,等面团醒醒,母亲说这样馍馍吃起来更糯。接下来,开始做馅。母亲做的馅,味道独特,她用自己晾晒腌青菜和自家的老腊肉来做。母亲炒好馅,往桌上一放,那香气扑鼻,馋人极了!我们偷吃一点,母亲总是笑笑了事。
干玉米叶是从集市上买来的,母亲说在水里泡上半天,拿来包棉花草馍馍正好。包馍馍的时候,母亲会喊全家人都来。一家人围在桌子前,一边包一边说笑。妈妈动作极快,一块棉花草团揪下来搓成球,拇指一压按出一个窝窝,包入刚刚炒好的香气还在空气中飘散的馅料,团圆,包上玉米叶,就完成了一个。大多数是母亲做的,我们就做做样子而已。
馍馍上笼蒸啦。我和弟弟等得着急,老是催妈妈揭锅盖。母亲说,快了,快了,等闻到肉香就可以吃了。
终于等到馍馍出锅,热气腾腾的,剥开玉米叶,露出棉花草馍馍子翠绿半截身子,咬一口下去,腊肉和盐菜的汁水在舌尖流连,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母亲眼角挂满笑意。
母亲说,小时候家里困难,吃过厚皮菜,红苕藤。棉花草更是填肚子的好野菜,它曾经陪伴母亲一家度过那段饥饿的岁月。50年代,当时很多人靠猪草野菜得以活命。某种意义来说,棉花草就是困难年代的救命草啊!
棉花草馍馍对我们来说是春天的美味,对母亲来说,是给孩子们又香又浓的母爱,也是她不能忘记的艰难童年。
晚上从冰箱里拿出母亲揉好的那块棉花草团,心里有种暖暖的感觉。
开始动手给儿子做棉花草馍馍!想到在外留学的女儿也爱吃,心里不免有些难受。
好了,先把面团揪成小块。
没有玉米叶,用青笋叶代替。
红糖,花生米,核桃仁,芝麻做的馅,小朋友最爱。
外面裹菜叶,用牙签固定,美美哒!
放到蒸隔上,中火蒸20分钟。
香气扑鼻而来,可以出锅啦!
去掉多余的菜叶,摆盘,简单装饰即可。
圆圆的棉花草馍馍又香又甜,儿子说好好吃。等女儿放假回来给她补做一回棉花草馍馍。
棉花草,春天最美的野菜!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