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做太多改变,往往是坚持不了的。”这句话对我而言是相当有感触的。读大学的时候,我身旁的一些好友从进入大学开始就给自己拟定了一份爱好培养ing的清单,里面详细列出了每天要完成某个爱好所用时常,刚开始的他们跃跃欲试,每天都能坚持做到自己列出来的任务。但是两个星期后,我再问起其中一位朋友素描画到那个阶段时,收到的信息是最近都没再画了“感觉要做的事情好多,但是不想去做,好像所有的热情被消耗殆尽了。”在短期的时间里做出的改变太多,往往会极度消耗自身的精力加上看不到成效的压抑,大脑会自动催促我们停手。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很好的完成朋友列好的每日清单里的任务?我从文中了解到一个关于“小成功”的关键词—核心习惯。
什么是核心习惯?比如在坚持打卡学习英语的习惯中,我最开始的目的是希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所以针对这个目标,我每天坚持背单词看语法书看剧。但是收效甚微。日复一日的背单词似一种被动输入,我开始记录每日读英语的兴奋点和时间点(包括无聊的部分),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只是单调地重复输入,而忽略了培养学习英语的乐趣(也就是输出)。这个正是我找到自身该培养的核心习惯!我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去参加英语角(指每一天抽出半小时时间),通过一种语言环境的接触以及一群人的磨合,不管我听不听得懂,我都去。在大家都会表达,而我不会表达的情况下,更能触发我想学英语的初心,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引起我接下来听过阅读外文,听BBC的习惯培养成。这就是核心习惯:能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