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板也应该和园丁一样,不能够牵着员工的手去工作,不能够拖着员工的脚去行动,而应顺着员工的本性,让其在合适的环境下自然发展。
2、老板应该充当员工的家长和良师的角色,有责任对员工严加管教。
3、对待人才,老板必须心怀感激。要放弃高高在上的心理,放弃指挥监督的权力,内心充满对员工的感谢之意。
4、经营企业是为了让员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体面,这是老板的责任,千万不可抱着“施恩”的心理。
5、员工工作不力,老板首先应归咎于自己疏于教导,并要有医生治病救人的胸怀。
6、老板千万不要随便惩罚员工,惩罚应针对屡犯者,而不应针对初犯者。
7、初犯就受到重罚,那就没有人敢做事了,因为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员工一做错事就惩罚他,那就是你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8、员工第一次做错,要和蔼地说明他为什么错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该如何补救,这就够了。如果员工第二次犯同样的错,就不要轻易放过他,但是也不能太严厉,毕竟只是第二次犯错。这时,老板要告诉他,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有第三次的话,后果自负。这样做,就会渐渐形成一种风气——员工都知道有错即改。只有当员工屡教不改的时候,老板才能效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9、至于谁好谁坏,不应该由老板自己来判断,而应该由干部来判定,然后老板才可能以公正的立场,来评估各个干部是否公正无私。如果老板妄下定论,无论是对是错,别人都不好反驳,只能将错就错,最后损失的还是老板自己。
10、老板可以用脸色来表达自己的感觉,老板脸色不好看,员工就会自动调整。用脸色暗示,属于“不明言”的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而且不会惊动不相关的人,保留了员工的面子,岂不是简便、安全而又有效?
11、为了使脸色暗示法奏效,老板平时的脸色要柔和些,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才具有亲和力。有事发生时,脸色才变得难看,促使大家警觉地自动调整。如果老板平时脸上总是阴云密布,员工就会习以为常,老板脸色再难看,也会见怪不怪,那就失去脸色暗示的效力了。
【二】重视基层
1、老板要利用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来管理员工,适当地恭维一下员工,多听听员工的声音,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员工就会感到老板的重视,也就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
2、老板觉得员工十分可爱,便会真诚关怀他们。在工作方面,纾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地位。老板应该为员工提供“家”一般的工作环境,让员工都以公司为家。
3、但是,要注意,这里的“家”不是小家庭,老板与员工也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指家族,它是由多个小家庭组成的。小家庭相当于公司里的部门,而公司相当于整个家族,老板相当于族长。
4、既要保证每个小家庭的利益,又要兼顾大家族的利益。所以,如果我们把公司只看成小家庭,是没有办法管好公司的。
5、把员工变成家人,让所有员工都把公司当成第二个家,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6、老板要照顾到员工的家人及其生活,还要考虑到员工退休后的安排。
7、一个好老板,会把人事管理、人事业务延伸到员工的家庭里面去,比如某员工的家人生病住院,老板派人前去慰问,这样做会使员工感到很体面,深感老板的厚待,以后便会更努力工作。就连员工的家人也会心怀感激,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8、老板不要忘了,每个员工的身后都有一个家,所以不要轻易拖延发工资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员工一家的生活。
9、不仅如此,奖金也对员工的家人产生很大影响。员工领到奖金后,无论是多是少,都会引起员工家人的强烈反应。
10、在工作中,老板对员工的要求,不能像对干部的要求那么多,只要求员工按照指示去做就好,因为基层员工的学识经验,都不足以合理地应变。
11、但是所有指示不应该是老板一人的决定,而应该是互相商量的结果。
12、在没有做决策之前,老板应该欢迎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意见对错无所谓,关键是要员工先开口。老板先开口的话,员工多半不喜欢说出相反的意见,只能以老板的意见为主,即使明知老板的意见不可行,也会硬着头皮做下去,结果越做越错。
13、员工先说话,老板可以斟酌,考虑利弊,也能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在老板和员工之间架起了互相了解、彼此沟通的桥梁。
14、员工先开口,老板才有机会听到新的东西,才能够明白某些人的心声,才有办法掌握当前的动态。
15、老板最担心的,应该是员工什么都不说,自己好像在迷雾中行走,从而感到十分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