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几天前抱着“试一试又不会死、反正也没人看”的心态开始打理微博,把推送过的文章往那儿一放,嘿,一篇葛优躺文章的阅读量竟然达到了2872!!!
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号新增了8个粉丝。
我想,这下得更努力才行。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下一个灵感,让我来个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好吗?
🙃 🙃 🙃 ...
直到昨晚翻到《少有人走的路》:
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想立刻解决,不然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则是更为可怕的事情。
因为问题拖得越久,越是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费劲。
(⊙o⊙)哦,怪不得夫子们时常提点学生:有问题当天问,当天解决,不要拖到明天。
唉,悔不当初。考前人家拎本错题集一面谈笑风生一面胸有成竹,我却搂抱着十万个为什么一边琢磨一边心慌。
为什么我不想去面对问题、面对错题?
书中谈到,直面问题使人感到痛苦。
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人人都想逃避问题。
不过,想逃是一回事,逃没逃是另一回事。
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逃了。当你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希望问题自行消失时。
2.
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本杰明·富兰克林
反思一下,为什么宁愿傻等而不放手一搏?是在拖延时间,希望问题自行消失吗?
什么问题?写不出文章。
等下去,这个问题会自行消失吗?不会。无关灵感,我过不去的是心里那道坎。哪道坎?我怕,写出来的文章不够好,然后被取消关注。
那就想办法把这个心理问题解决。
你要知道,虽然面对问题、正视内心的过程有点痛苦,但如果不去解决,结果会让自己更痛苦。
我怕是再也不敢写也写不出什么了。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获得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努力将所有问题解决。
可惜,人人信手拈来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
不曾细想:问题,是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
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为解决问题而积极努力,能让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不断成长。
在之前的访谈中,与CoCo女士聊到成长问题,她说:“经历伤痛是人生成长很重要的一步啊,你经历了伤痛、失去、痛苦,你才能变得开始不去计较一些小的东西,知道什么是需要自己cherish(珍惜)的。比如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吵架,僵了半年多,那段时间特别难过,觉得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然后就开始慢慢领悟和朋友的相处之道,变得特别珍惜在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们,自己也变得宽容了很多。”
而我,向鲁迅先生讨教了一番“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大无畏精神后,捡拾起了被遗忘的初心。
3.
我们一遇到问题和痛苦便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们诅咒命运不公,偏偏让自己吃苦受罪,而他人却安然无恙,过着自由而又幸福的生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困境之中蕴藏机遇。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疾病的根源。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既如此,何不抱定主意,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它、解决它,将它视为推动自己心智成熟的一个契机?
我想,我们都不愿看到积重难返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承受痛苦?
《哈佛幸福课》中提过“3个P”原则。
第一个P是准许自己为人。一,接受人性的缺陷。允许自己体会负面情绪,因为只有死人体会不到痛苦的情绪。二,接受现实。“主啊,请赐我安详,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请赐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东西。并赐我智慧去认识这两者的差别。”
第二个P是重建。“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认知,是对事情的诠释方式。换一种角度去看问题。这其中有什么闪光点?有什么成长的机会?我可以从中培养、锻炼我的什么能力?
第三个P是指换个角度。这真的很重要吗?生活中我们为之伤神的大多都是小事。它在一年后会不会有影响?两年、三年后呢?它真的值得我那么担心吗?
桑德伯格在2016年UCB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提到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的“三个P”(三个假象),是我们从苦难中再次振作起来的关键:
第一个假象是个人化: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的发生。要明白并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于你做错了什么才导致的。研究显示,停止埋怨自己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方法之一。
第二个假象是普遍性:以为某一件事会影响到你生活的全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第三个假象是永久性:以为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提到:人类对于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通常会认为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职位晋升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们幸福,事实上,这些事情只能短暂地影响我们的整体幸福感。负面经历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如感情破裂的痛苦、失业等,我们也会很快回到之前的心态。
最后附上桑德伯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6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