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诉我,从上大学开始,她就会有这样的幻想:身边有一个从未现身却一直都在的人。他像隐形人一样存在于她的生活中,但有那么一天,在她最无助最落寞的时候,他就会现身,并告诉她,“没事,我一直都陪着你呢。”可是,快十年的光景里,朋友经历了无数的挫败和落寞,他却始终没有出现。起初,朋友会这样安慰自己,“他没出现,说明现在还算不上是人生的低谷。说不定自己咬咬牙就捱过去了呢。”后来,慢慢地,朋友不再有这种少女般的幻想,因为她已经学会依靠自己。
可是,就在朋友已经忘了曾经的幻想的时候,那个人却出现了。
他在朋友的QQ好友列表里已经存在了七八年的光景,朋友已然记不起当时怎么就加了好友。不过,她还依稀记得他们第一次对话的内容。他问朋友自己是该继续读博还是先工作。那时的朋友本科刚毕业,工作的时间不过数月。所以,她很纳闷他为什么会向自己咨询这样的问题。不过,一向热心的朋友还是和他讲了自己初入职场的一些体会,希望对他有些帮助。
后来的几年里,他们就没再联系过,朋友很快就忘了有这样一个人。
直到半年前,他再次联系朋友,朋友这才想起他来。他们互加了微信,从偶尔的闲聊中朋友得知他已经博士毕业,现任职于某高校。但两人的谈话也仅止于此,毕竟他们顶多算得上认识而已。可是,在之后的一次闲聊中,他不经意提起和朋友是校友,在校期间两人见过面,那时她大四,他研二。朋友像被电击一般,心中某个被遗忘的角落突然被照亮了。她小心翼翼的询问着关于过去的细节,可是对方却回答到,“这么多年了,早已记不清了。”朋友心里有些许失落。
或许是因为心中的幻想被重新点亮,朋友和他的聊天比之前勤了,聊天中也会有意无意向他问起过去的事,不过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时间太久,已经记不清楚。虽不免有些失望,但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朋友对他多了些了解。她知道他喜欢读书,法律、哲学、心理学都有研究;他有书呆子的木讷,但并不呆板无趣;他说话的时候没有妙语连珠,但平淡中却不乏真诚。总的来看,朋友觉得他人不错,所以当他提出和朋友交往的时候,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一口拒绝。
朋友问他,“为什么是我?”,他回答,“因为你是一个好女孩。”朋友故意敷衍“哈哈哈”,内心却有久违的温暖与感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两人聊得更多了。只不过,每一次都是他发起的对话,朋友从未主动过。朋友说,她也有想找他聊天的时候,但潜意识里却会抑制住主动联系他的冲动。有时候,聊着聊着他就睡着了,对话戛然而止,而朋友还会拿着手机不知该放下还是继续等着。虽然朋友心里对此颇有微词,觉得一句“再见”是最起码的尊重,但却从未和他提起过这件事。直到有一次,两人聊到年龄和婚姻的问题,他说,家里催得紧,得抓紧才行。朋友酸溜溜的说到,“原来我只是你应付家人的挡箭牌而已。”他解释到,“怎么会呢。我是真觉得咱俩合适。而且,你家里人也有在催你吧?”朋友不无傲娇的答到,“我不想结婚,催也没用。”
那天的对话之后,朋友觉得心凉了半截。她想起在《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一直期盼着有个人能踩着七彩祥云来迎娶自己,最后那个人真的来了,不过来人不是至尊宝,而是孙悟空。朋友似乎突然明白了彩霞仙子的落寞。
朋友跟我聊起他的时候,我明显可以感觉到她对他是有好感的。而且,按朋友的描述,他应该是个不错的男人。既然双方都有意思,朋友怎么就犹豫不前了呢?
其实,朋友和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朋友下班之余喜欢窝在家里看书,她喜欢文学,对心理学、哲学也颇有兴趣;朋友也常被人叫作“书呆子”,在人群里的她总是木讷少言,但因为为人真诚,朋友们都喜欢找她倾诉。可是,朋友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尤其是在前男友告诉她“你的寡言少语给人一种冷漠清高的感觉,让人不敢靠近”之后。
说到朋友的前男友,记得当初他俩在一起的时候,身边的人无不大跌眼镜。因为朋友的前男友虽然喜欢运动,但空闲的时候酒局不断、应酬不少,即使哪天不出门也总拿着手机翻网页看视频,对工作也不怎么上心,总觉得自己的薪水不低,日子舒坦,没什么不好。加之因为前男友还算有颜有身材,绯闻从未间断过,情史更是一箩筐。而朋友呢,沉静少言,好学上进,对工作从不马虎,感情算得上一片空白。大家都在问,“你怎么就爱上他了?”朋友歪着脑袋想了想答到,“我俩一静一动正好互补。”
朋友和前男友分手之后伤心欲绝,我问她,“真有爱那么深吗?”她两眼婆娑,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后来,朋友找到我,她说,“现在想来,我也说不清楚是否真的爱过他。开始的时候他身上总有些东西吸引着我,让我想去靠近。可是,一旦靠近了,才发现那些‘洒脱’、‘不羁’和‘随性’只不过是我给他的‘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和‘不负责任’替换上的标签而已。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给他发信息,过了很久他才回复,‘和朋友在一起’。于是,我学会了不打扰,只是不想让他觉得我粘人;和他在微信上聊天,他总会睡着,而我一整夜握着手机,生怕错过他半夜醒来回的消息。于是,第二天他随意说到,‘昨晚太累,睡着了’的时候,我学会说‘没事’,因为不想他觉得我不懂体贴;我们好不容易见一面,我问他能不能多待一天,他说‘好久没回家了,不想让家里人等太久。’于是,我学会了不提要求,因为我知道在他心里我没法和他的家人比。我想,和他在一起,我学到最多的就是怎么去压抑自己的感情。而他始终都没在乎过我的感受,即便是分手,连一句话也没留下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哭,因为真的觉得太委屈。”
有一种感情叫作“互补”,即像朋友和前男友那样,被那些自己渴望却从未拥有过的东西所吸引。当然,这样的感情没什么不好,只是切忌期望过高,因为那些越被渴望的东西越容易被披上美化了的外套。不过,还有另一种感情,名为“情投意合”,类似朋友和他之间的,即两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甚至有时候看着对方会有在照镜子的错觉。这样的感情相较于“互补”或许少了些新鲜感和激情,但大多好的感情不都是细水长流的吗?
之前看过一些灵修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基本都有涉及到“学会爱自己”。书里说,只有爱上自己才能真正去爱别人。对此,我一直以来的理解都是,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真正的自己,才懂得如何包容他人的不完美,接受他人。可是最近在读周梵的《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明白,或许“爱自己”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认识、理解、接纳和包容自己。因为唯有真正认清了自己,我们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去爱那个值得爱的人。唯有在那样的爱里,我们才无需放低自己,更不必委屈自己,因为好的爱情是两个灵魂的携手共进,而非互相磨损,遍体鳞伤。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如果眼前人真的不错,请告诉他,“在爱你之前,我想先学会爱自己。”然后,开始学着好好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