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诞生,需要父辈母辈相知相爱,然后拥有爱的结晶,最后十月怀胎才能孕育。其过程看起来稀疏平常,早已被人类习惯淡然, 但生命诞生过程前所经历的艰辛,付出的努力,却被往往易于遗忘,而死亡又是一瞬间的事情,毫无征兆,悄无声息。所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一头一尾之间。便是,活着的时候。
然而活着,也不容易。
学步时期,思想初成体系,在我们还未能窥探世界奥秘之时,却已经拥有了对这个世界的初步看法。原因或许是因为吃了一块糖,感觉 世界充满甜蜜,又或者是妈妈粗心忘记换尿裤,对世界充满怨念。此时,我们还意识不到,也许活着的时候,也都意识不到。在这种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拥有意识的前提下,这个世界已经在推动着我们向前走了。可真是可怜!
少年时期,思想渐渐自我,在主动或被动下接受了这个国家、社会、师长、家庭对我们的观念洗礼,就像一幅白纸,被别人涂满了主客观性的颜料。此刻,我们开始吸收渗透在纸上的汁水,且单纯的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开始盲目自大!可真是可笑!
青年时期,思想开始迸裂,在眼见曾经心中世界的局限之后,我们了解到自身的渺小、无知,于是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选择能撕开禁锢思想的道路,磕磕碰碰,一路向前。此刻,我们不得不抛弃以往的观念,一点一点的修正对这个世界的误解。可真是可叹!
中年时期,思想大致定型,在经历过“而立、不惑、知天命”三大考验之后,我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成熟稳固。可成熟稳固并不意味着绝对正确,我们也会有偏见,还是一样透过自己的目光看待世界运转。对与错、黑与白,亦难分辨。可真是可恨!
迟暮时期,思想形成两种极端,黑的便成呆板停滞,白的则为超然脱俗。可极者,变也。黑的也会有白,白中也会有黑。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诞生、逝去,可连投入大量精力活着的时期,也难以掌握其运行轨道。最后,不明不白的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可真是,唉!
那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