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之阿德勒的主张

以下摘录阿德勒思想的部分主张并记录所感所想,这些类似鸡汤的观点中无不充满对世界真相的思考。


主张1

世界极其简单,人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则是问题的全部。所有的问题都是“勇气”的问题!

问题不是世界怎么样,而是我们怎么看。一味关注于“世界如何如何”则会使我们止步不前,然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后或许会面对更多更新的挑战,甚至会怀念不改变的舒适的自己,因此,问问自己:你有勇气吗?你有勇气不着眼于过去吗,你有勇气去迈出脚步实现你的理想吗,你有勇气走向简单的世界吗?

主张2

抛弃原因论,用目的论思考行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再怎么从过去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都是因为某种“目的”而活着,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主张3

感情是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人不受感情支配,也不受过去支配。

主张4

世界极其简单,人的行为都是有其目的,人人可以改变,改变的第一步——接纳自己,而不是变成别人。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自己的不幸不是由于过去,不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而是由于自己的选择,是自己认为这种“不幸”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善”,即对自己“有好处”。

主张5

假设“生活方式”(性格、世界观、人生观)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

出生、父母、国家等因素自己没办法选择,因此可能会对别人产生羡慕,但是,这些不是你的课题,选择不变的生活方式或是改变的生活方式才是你未来的课题,这在于你。

人之所以总觉得自己无法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想改变的决心,改变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掌控性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不改变虽然会有很多苦楚,但目前的自己总能处于一定的舒适范围,保持现状是更加轻松更加安心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