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一段时间未好转
痊愈后再多次复发
原来的抗抑郁药物不好用了
类似的情况出现,说明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之路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本文主要讨论优化药物治疗的2个步骤、5个原则以及需要停药的6种情况,希望对您的治疗之路有所助益。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常因为各种担忧,导致药物治疗不彻底。
优化的第一步:抑郁症首次发作的时候保证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
不必过于担忧副作用,医生会有许多处理副作用的基本方法,例如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睡前服药、饭后服药等等。
一般来说,会在初期给患者使用小剂量的药物,之后再慢慢增加药物剂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而对于能引起疲劳嗜睡的药物,例如米氮平、帕罗西汀等,医生将嘱咐患者在睡前服用,这样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还能有助于患者的睡眠。有的时候会推荐饭后服药,减轻胃肠道副作用。
如果你第一步没有走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定的焦虑情绪。
所以优化的第二步是:看见焦虑,优化焦虑。
一方面,焦虑可能来源于对治疗的不信任,这会让身心康复困难重重。
多与医生沟通,配合心理治疗,能让焦虑对治疗的影响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焦虑也可能来自于药物。
比如早期的药源性焦虑——尽管很多抗抑郁药物都有一定的抗焦虑的作用,但是在用药早期还是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这是因为药物会导致身体里的「受体」出现一种「饥饿」的状态。
就像我们饿的时候,没吃饭之前,你的饥饿感不会那么明显,但是在第一口饭吃下去之后,饥饿感反而更强。
药源性焦虑通常会在两周之后消除,不需要过度担心,过于关注自己的焦虑状态反而会引起心理上的应激。
走完两个步骤,还要把握优化药物治疗的五个准则。
一、遵医嘱规律用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多复诊,随时掌握自身情况。
通常,复诊周期为两周相较于复诊周期为一个月的患者,治疗效果会相对较好。
三、切忌「有病多投医」。
很多人习惯同时看好几个医生,医生因用药习惯不同会开出多种药物,药量也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导致治疗不精准。
即便是抑郁症复发,最好也是找到第一位给你有效治疗的医生,回到最初的治疗环境中去,熟悉的关系和环境对康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们强调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再经医生评估调整用药。
四、避免依赖心理。
抗抑郁药物很少出现药物依赖,但心理依赖,比生理上的依赖更为常见。
走出抑郁症最好的方式是由内而外的身心改善,别把所有的困难都推给药物去解决。
五、药物治疗,不要心急。
副作用一般是在早期出现,且会在一两周之内消失,如果刚有点不舒服就停药,就会得不偿失,难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
一名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学者提出,当出现以下情况,医生和患者可以共同讨论停用或换用抗抑郁药物。
一、当躯体出现明显、严重问题时:
胃肠道不适
体重增加或心血管问题
性功能障碍
出血等
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与医生沟通考虑停药,同时配合密切监测或调整用药。
注:胃肠道症状是抗抑郁药相当常见的副作用;如果一些患者症状较严重,可能需要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改善症状。
二、妊娠及哺乳
是否停用抗抑郁药物,请及时与你的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三、药物矛盾反应
如心境转为轻躁狂/躁狂、淡漠、出现自杀倾向、抑郁心境加重等情况,务必要及时的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四、长期疗效不佳或无效
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段疗效不佳——包括治疗最初无效以及治疗一段时间疗效下降。
五、起始或沿用原因不明
如果你最初的用药没有经过医生诊断,或者你正在使用的抗抑郁药并非针对明确的精神科适应症,重新审视自己的用药方案是必要的。
此时,患者需要克服惯性,与医生评估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切记,吃药不是儿戏,不把用药在生活中常态化。
六、病情已有改善
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心境或焦虑障碍的患者中,有不少在联用心理治疗后症状改善,此时可评估继续用药的必要性。
例如,一些患者在使用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后,病情显著改善,这时停用抗抑郁药物很值得考虑。
前提是,你的停药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决策停药或换药的过程中,请不要把医生当作局外人。
抑郁症成因复杂,诊断和治疗也都需抽丝剥茧。
选择面对医生本身就已经充满了勇气,就更应该奖励自己一个合理的治疗预期,与医生/心理治疗师共同探讨治疗过程中的种种身心反应。
不存在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只有对你来说更好的药物优化方案。
而更好的方案,需要你与医生共同商讨后,在信任与安全的治疗过程中,逐步完善,才能最终达成。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刘岩
插画:李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