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到了,想给老爸写一篇小作文,快一年没有写过作文了,也不知道肚子里还有多少墨水!
小时候的记忆里,老爸一直都是“以德服人”的姿态和“以身作则”的原则教导我,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抄家伙”的时候。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是、那三件事,“爆竹,自行车,学习”。
小时候喜欢玩爆竹���,特别是过年的那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得放鞭炮。在家里面看着电视,听到外面有鞭炮响,脑瓜子一激灵就想往外窜,在附近找到一个安全点的角度盯着随时间燃烧越来越短的引线,仿佛倒计时-“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等待着,几分钟后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一拥而上,在地上寻找还未点燃的爆竹。引线长一点的我称之为“上等品”,可以在手里停留几秒钟,这点时间足够把爆竹塞进啤酒空瓶里,或者插在牛粪上(要热乎的),要刺激点就往天上扔。引线短一点的是中等品,一般都是卡在石头缝里边,或者插在泥巴土里面,然后侧着身子小心翼翼的用手里点燃的仙香一点一点的往旁边靠,这时候有些大人就会使坏,比如当你快要点着时,在旁边给你来一声“嘣”,你就得灰溜溜的跑开,然后用你的小眼睛恶狠狠的瞪着他,接着又回去找刺激了!下等品就是引线不再暴露在外,你的得从中间把它扳开,把好几颗聚在一起,成五角星的形状,点燃扳开后暴露出来的引线,就会“哧”的一声出现一到闪光。
然而我不喜欢去地上捡,那一年老爸把他一毛,两毛的零钱都“压”给了我,我把我老爸给我的压岁钱都拿来买爆竹,买来的玩具爆竹往地上一摔就爆,没多大意思,我就去买过年大人放的那种,买回来我把爆竹一个一个拆开,装进口袋里,把身上的口袋都塞满,一个个都是上等品次啊,别提多高兴了!结果,被老爸知道后,把我揪回家里去,脱掉我的裤子,抓着我背上的衣服,往大腿上一挂,--“只剩下惨叫了”听我妈说一巴掌下去就是一个巴掌印,老红了看着都心痒痒,打起来手感应该不错!本来是想去劝的,我口袋里的爆竹一边打一边掉,只好等掉完再去劝了!从那以后我每年的压岁钱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