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潜意识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方向,而这些所谓的思想又是从何而来呢?
曾经听一朋友回忆她的爱情,谈论她的婚姻,语气里带有的满足与甜蜜,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幸福不是富裕的物质,而是身旁的人知冷知热,在任何时候都能把你放在生命的第一位,懂你的付出,包容你的任性,明白生活应该负起的责任。
两个人走在一起,至少是因为对方的一点优点吸引或感动,而我那朋友的幸运是,起初或许缺少一些刻骨铭心的爱,她只是依赖他的好,在岁月的洗礼中,在生活的磨砺中,他对她的好从未改变。曾经我们不懂情商为何物,也是一介新名词,而他为她所有做的一切,不仅仅是深深的爱,在今天看来,也是他至高的情商。有时候我们去看待一个人好与不好,真的不是心平气和时 ,而是矛盾升华时,他对生活的态度,对家庭的责任,对对方的包容,以及嵌入骨髓的爱。
身为人母的我,总是在教育孩子上感到束手无策,我灌输的思想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不知道我这种无微不至无限的爱,是否正确?我只希望她对生活充满爱,懂得爱。有人说一个人会把自己童年的缺陷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然后我的包容和爱近乎到了纵容,我给的只有爱!?我希望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摸索,懂得自己需要什么。
我会去回忆我的童年,回忆所有的过往,我的婚姻爱情观来自哪里?我的胆小懦弱源于什么?我也常常认为基因的强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从小目睹爷爷奶奶每天在吵闹中度过,不主家事的他们,吵架无非是某样菜该不该加水,争论菜味咸或淡,饭稀与硬,他们天天乐此不疲的三顿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从未同步过。小时候的我,分辨不出谁对谁错,奶奶常常会哀怨,是爷爷一直嫌弃她,嫌弃她比他大。奶奶的食指上带着戒指,无名指系着一根没有美观没有价值的细绳,我问过奶奶为什么?她告诉我这是她为他系下的恨,时刻提醒自己,他给她的伤心。在我眼里,奶奶是有才华的,作为民国出生的妇人上过学,会识能写。话说的次数多了,我意识里一直有一番比照,在我的爱情观里,我的另一半应该比我大,才懂得疼爱与包容。
从小我也目睹母亲妯娌之间的矛盾与争吵,在我眼里,母亲是明事理学不会泼辣的,还有一颗善感的心。父亲对他的兄长是谦让与尊敬和顺从的,父母都是七十年代的高材生,会唱各种曲调,父亲能写一手好字,也擅长写各式的文章,但是在大家庭中琐碎的事务中,却永远处于下风。而这一切不管是母亲说的还是似懂非懂的我童年看到的,都影响着我的一生。我只想,像我们的四口之家简简单单和和睦睦的生活,我是这么与世无争懦弱的一个人,又怎能在类似这种复杂的家庭立足?
渐渐的长大了,看着身边那么多油嘴滑舌的人,我似乎对这个世界畏缩了,我该怎么去承受生活的欺骗,不谙世事的我与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有那么几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侃侃而谈,对生活,对世界观人生观,有一番自己的见解,然而某一天开始,发现自己仍是个孩子,直至今日,对这个世界仍是特别陌生的孩子。不懂爱,不懂如何处理形形色色的生活。
小时候,一直比较乖巧懂事,没有叛逆的记忆,也不知道是什么让自己特别的独立,用父亲的话说,从小没让他们操过心。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也可能因为我的乖巧懂事,从小集长辈们的宠爱于一身,在被爱中我学会去爱身边的人 ,但我更需要被爱的感觉。作为拥有大批表弟的姐姐我,表弟们只特别和我投缘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特别喜欢小孩子。也许这些都只是也许。
一直怕黑的我,是因为自己强大的第六感?神秘的梦境?还是小时候听了太多的鬼故事?有度甚至去查阅了一些书籍,怕黑是否和心理健康有关系?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而我只是更甚一些。
是什么影响着人的一生?我常常问自己,是从小身边的言行思想,潜移默化的灌输给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