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杭州以来,穿行于城市的大小街区、村镇,任凭在哪个点位、任何时候、什么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移步换景不再是奢求,步履行间到处都蕴含着江南风情和诗韵,而我却对“厕所文化”情有独钟。
工作所到之处,略有闲暇,别人观拍风景,我独抢厕所之“风光”。当然,每每现地拍照时都要婉约回避一下,免得让人落下此人精神有问题的印象而生出不必要的尴尬。
久而久之,大家渐渐习惯了我对厕所的“偏爱”,也乐于为我作此“伯乐”,每当“方便”之余往往都不忘举手之劳,热心为我推荐。
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用到的,凡所经过必求所获,积累的素材也日渐丰富,粗略概算,或多或少已掌握了50余处各类厕所的基本情况,有街头巷尾、有小区内部的,也有景区景点的,风格布局都各有特点。
后来又有针对性的搜集了相关资料数据,头脑中就渐渐有了更新晰的轮廓,对厕所这个话题也上升到微观的层面,这些都为杭州厕所“画像”作好了铺垫。
杭州在公厕功能设计上强调体现与城市定位、环境景观的和谐协调,突显居家实用,讲究朴实大方,个性共性融合,概括讲其特点可以用规范、风雅、精致、实用来概括:
一是风雅。风雅二字乍听上去似乎与厕所根本不会搭边,但实际中确是如此,纵观杭州的公厕建设风格,普遍带有江南风情的痕迹,但凡条件允许,一律是白墙灰瓦,雕栏画栋,和周边融为一体。
而且做到一厕一景,在竹子绿植的陪衬下,出现了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公厕建筑。外地人如果不细心分辨,许多公厕都往往会被误当为精心的景观。
二是精致。杭州的公厕不仅颜值高,而且还别具匠心运作,比如一些厕所设置了“有无人”电子提示板,推广运用低位负压、新风系统等技术手段有效消除公厕异味。
一些公厕还配套了无障碍设施和节水节能器具设备,优化给排水管网布置,达到公厕内外环境同步提升的效果。尤其在后期的扩面提质环节,不仅仅关注硬件设施提升,还注重在前端改造中解决后端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
三是实用。杭州的公厕的着眼点已不再是人们生理“三急”的简单解决,除了实现“有手纸、无异味”“洗手有水、地面无水”的基本功能外,还基本实现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干手设备等必要设施,同时还会因地制宜,在有条件的公厕提供热水洗手、手机充电器设备、自动售货机等额外服务。
四是智慧。走在互联网时代前沿的浙江,在“厕所革命”的变革进程中,也带上了浓重的互联网气息。一是杭州注重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公厕数据资源,更新贴心城管APP,方便市民查找,在一些相对高端的配置中,还会通过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有效降低公共厕所的能耗,提升公共厕所的保洁服务品质;二是加大“第三卫生间”设置,解决特殊人群如厕不便问题;三是设置潮汐厕位,解决不同时段、不同性别人群如厕排队问题。
通过杭州的“厕所文化”,值得借鉴与思考,尤其对于一些城市的规划建设者来说,类似厕所这些“天大的小事”不仅是与市民群众住行息息相关的“心头事”,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紧事”,本就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心用情办好办实,以此也不断去擦亮“幸福标杆”的民生底色。
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