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者~姜 娜
2021-01-06 11:30
一.昨日复盘收获
做任何事一定要用心,专注,再加上刻意训练,这世上没有做不了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你分享的内容要学会抓住对方的心(挖痛点),你的分享到底对别人有什么帮助?
今天早上抢麦分享,应该这样说:请给我的声音打个分,满分10分,直接进入大师状态就开始了,声音要好听,圆润饱满,语速要平稳,不能过快!带入感参与,要有现场代入感。谢谢老师点评,明天还上哈哈。
二.我会根据受众群体的程度不同,课程内容要有思维的碾压,引用最新词汇的经句拆解,让分享更有吸睛力!
两张图片演练:大家先看看这一张图片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经常会在机场、火车站、地铁会看到这种情景,大家都在低头玩手机,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呢?那个时候,我内心就升起起一个念头,我告诉我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别人看手机我就要看书!
再来看第二张图:看手机的人都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是没有思想的!
我的语言是通往未来的行动!
我喜欢马上行动,我喜欢早睡早起,我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我拥有了时间自由更拥有了财富自由!甚至内心还会唱出来,我就是不一样,不一样…因为我认准自己是那3%的人,跟97%的人不一样!我的语言描述就是通往我的未来!
大卫休谟人性论
28岁的 哲学家大卫.休谟,人性论讲的一律性跟时间关系结合在一块。你会发现有些人他讲的东西很有深度,是因为他拆解哲学家,引经据典,太太野理论差异也非常好,这也是很多人讲课的功法,今天我就告诉大家你怎么样引经据典,怎么样拆解背后的原理,然后你采取的很到位,让别人觉得你很厉害!
在过往的事例中,但凡A事件发生,B事件总是一律的出现,所以如果未来有一个A事件发生,我们就会推断B事件一定会出现。这就是休谟所发现的“自然的一律性”
把一侓性变成自己的!
给大家发三张导图你一发出来就能震撼到别人,跟别人反向思维,如果一等人我就看书,如果一等车我就看书,如果一有碎片化时间我就看书,一律性的指向就非常的不得了!
把碎片化时间列个清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罗列自己的,期待等人/等车/等开会/等餐/排队/在车上/就看书/就背金句/就听书/就写日志;
三分钟:随手整理物品/清理手机通讯录/活动身体/记录奇思妙想等可以即刻完成的事……
十分钟:思考一个问题/回顾收获/看重要信息/打联络电话/清理通讯录/APP/整理书单/写时间记录/回复微信/看公众号/看电子书/做复盘提高效率……半小时:听喜马拉雅或者樊登/写日精进/整理微信收藏夹/学习内容回顾/看书
一分钟写金句:例如:创业很苦,坚持下来更酷……
一小时以上:重点学习内容复盘整理/线上课程……
时间与习惯形成:从一律性原则意识到行为:①做一件事规定时间:用番茄工作法(有时候陪孩子写作业用);②多事同时选最重要的的3件事;③有些事尽量授权;④养成晨间记录(没我坚持写,想写就写);⑤学习以后用简书输出;⑥记录事件时间(有记录有回忆);⑦每日事件备忘录(写的太简单了也就100字以内);⑧耐心学习工具的使用。(今天要学会幕布APP
很多人为什么会发现我把以往过成的空白,因为我们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接下来我们怎么样去更好的洞察让自己的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
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个时间日志的概念,是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这书当中弄得非常的好,它是博物学家昆虫学家也是作家一辈子非常的高产,然后写了80多篇著作和论文,这真的是著作多 ,而且时间又到了极致。他一生的方法就是时间统计法,很简单,之前很多人把时间统计法用成了工具,用成工具就复杂了,其实就是一个理念性的操作。我们每一天大家用中午傍晚和晚上睡前的这三个时间,大概记录一下,以往6个小时。你是用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出自《奇特的一生》,该书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
这也是我总结的姜式三割法,把一天的时间进了三等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进行一个解释,这个时间做了什么?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以往当中,我们有等车的时间漏洞?你等车这个时间无限极的就成为了时间漏洞。我们购物的时间漏洞,我们刷网页的时间漏洞,这里边就有一个概念,时间日志和时间漏洞?
然后我会发现其实我们等车的时间可以优化,你会发现你找这时间漏洞之后,你就把时间黑洞加以运用好,加以这种系统化的训练,也发现事件漏洞就能产生很好的效应。曾经的叶老师他会发现他每天上班的时间就是浪费很多,所以他以后一上班的时间,他就听叶曼的道德经,听了三年之后可以倒背如流话,他又把适用时间用在了学习经典上,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你知道怎么讲能够讲好,怎么讲能够碾压到别人。大家会发现我上来就是讲高潮,我就能吸引到大家对方的眼光的感觉,你跟别人不一样,其实很多很牛的老师,比如说罗胖的跨年演讲,大家会发现他特别会讲新词汇,特别会讲一些新出的书的内容,这是他讲课的一个套路,就是他这本书他没有看,但是他只是讲了一个片段,把他打在PPT上,就感觉他好博学,把最近看的书都读了,对不对?其实营造了一种假象,一种感觉,这很重要,你看我们在讲课的前面也是一样的,神经连接调整术、行动科学管理术、反一律性等等这些词汇,基本很多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啊,很多相当于是我的原创应用,然后大家一听你讲的题跟别人就不一样。
你会发现我讲了时间感,时间习惯与时间记录,然后时间日志与时间黑洞讲的相当于三个维度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讲三?因为中国的文化的演绎就是三对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三是特别敏感的,所以我们讲到三就戛然而止,这是我们第一个阶段的划分,从开篇的互动都给大家调动情绪,给大家深深地植入一些引起思想中的共鸣,加上我给大家发的这三个思维导图,大家每个人都要把它写一遍。
做时间的主人吧,那样你就掌控了你的一生!我的人生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