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误解,你会解释吗?
这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想透彻了,心里好开心。
今天听书 ---《给人好印象的秘诀》里听到一个词,“认知吝啬”。人们会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不会思考太多 ,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或者对某个人的印象、评价等等通常需要经过一些步骤,首先是偏见和误解,随后才是纠正偏见和误解。
听到这句话我才算理解“被人误解是一种宿命”。
因为存在认知吝啬,人们不愿意多思考,多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会借助思维捷径和假设。
他们觉得相信自己的感觉就行了,用从前的认知和经验去理解当前的事情就足够了。
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太多了。比如,某个妈妈开始在网上卖点东西,她的邻居她的朋友会觉得,她是不是很缺钱,是不是经济很窘迫,才至于要做这种小生意。
有些人突然拥有很多财产,关于他的传闻和诽谤就会多起来。
或者你更勤奋了,更优秀了,更自律了,他们也会觉得你只是在“装”,还暗地里会鄙视你。
.......……
这一点我也有感触,经营大V店一年多时间,也有一些声音在评价我,评论这个平台。有好也有坏。庆幸的是,碰巧,我的性格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注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但是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生活,要破解这些大大小小的偏见和误解,怎么做呢?
书中说,因为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所以我们要努力激发人们的“纠偏机制”,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或者结果,让人们主动纠正自己的偏见和误解。自己完成认知升级。
我总结了书中提到的几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表达温暖,提高自己的“温暖值”,适当展现你的能力和意志力。
2,自尊来源于比较,通过谦虚降低对方的戒备。肯定对方的才能和重要性,寻求共性。满足对方自尊心需求。大白话就是让别人舒服,适当捧别人。
3,主动信任他人,而不是等着他人来信任你。
那么,如果从今天开始有人误解我,我不会解释。如果是我做错了事情,那就马上改。如果是因为对方的认知偏差导致,那也没必要去解释。
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也许才是一个捷径。喜欢罗胖那句话: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时刻提醒自己:对待他人,不要做个认知吝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