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首小小的儿童诗,全诗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弯弯的月亮和小小的船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表达了孩子对夜空的喜爱。“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这些叠词的运用又使整首诗朗朗上口,充满了童趣,充满了韵律美。另外,教材中还配了一幅浪漫的插图:一个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躺在弯弯的月亮上,手指着蓝天,好像在跟天空中的星星说着什么,而星星也张开笑脸,眨巴着眼睛,深情地看着小女孩。课文与插图相映成趣,孩子们读来一定会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受。
这是孩子们拼音学习结束之后学习的第二篇课文,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会认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个笔画,能够熟读课文并背诵,还能用叠词说简单的“的”字短语。
从整个课堂来看,李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准确,识字、朗读、用叠词说简单的“的”字短语这几个目标也基本达成。开课环节,李老师以一个谜语激趣导入;接着,从课题中的“船”字引入对生字的学习,先用自由拼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不断复现生字,然后又引导学生分享识字秘诀,猜字谜,以巩固生字的学习;第三模块,进入课文的朗读,采用了指名读、齐读、领读、有节奏地读、男女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最后,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叠词的作用,并照样子用叠词说“的”字短语。整堂课下来,老师不急不缓,在不知不觉中就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是,听完课,我总是感觉这节课老师对于学生的已知及年龄特点、语言习惯、生活环境等的了解还有所欠缺。挑选几个片段来看看吧:
片段一:
导入环节,老师出示了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打一天体)”。
我以为,老师的这个环节有两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已知:首先,什么是“天体”?一年级的孩子懂吗?其次,这个谜语的选择不太恰当。如果仅用后两句,或许孩子们还能猜出来,加上前两句,恰恰就把孩子带沟里了。今天城里的孩子可能很多都没见过月亮落在山腰、挂在树梢的景象了,这样脱离了他的生活的谜面,他怎么能猜到呢?课堂上孩子们猜了很久也没猜到的事实,或许就证明了这一点。
片段二:
在识字环节,老师首先是指名读、拼读、领读了“船”字,然后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拼读、去掉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分享识字秘诀,然后猜字谜巩固。
这一环节看似热闹,识字方法多样,但实际上做了一些重复的无用功。生活在母语环境里,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识字的基础,本文要求会认的10个字,孩子们多多少少都见过,也许还有很多已经认识。另外,这些字中的“的、头、看、见”等字是前面已经接触过的熟字,完全不必与其它生字平均用力。倒不如在课堂上或是课前先做一个识字调查,了解学情,对于全班同学基本已经认识的字略微带过,把重点放在大家可能都不太认识的字(比如“两”“闪”“星”)上。崔峦老师曾经介绍过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们事先准备好生字卡片,课上识字的时候读到自己认识的字就把它放到桌子里面,只留下不认识的放在桌子上,这样一来,老师走一圈基本上就能知道个大概,接下来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了。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片段三:
感受叠词的作用环节,老师先是让学生齐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然后说说“心情如何”,“哪些字让你觉得特别开心”?在学生没有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时,老师出示了用上叠词和未用叠词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朗读感受到叠词的作用。
说实在的,虽然老师有引导,但是孩子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叠词的妙处。这跟老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知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学生不明白老师所问的“心情如何”意欲何为,另一方面,比较朗读时,老师用的句子是原句和“弯的月儿小的船”,而我们的语言习惯中一般不说“弯的月”“小的船”,这样与我们语言习惯不同的说法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致完全罔顾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当时的表现即已证明老师的引导是没有到位的。倒不如仅用“小船”跟“小小的船”去比较,用“蓝天”与“蓝蓝的天”进行比较,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导学生给“小小的( )”“蓝蓝的( )”填空,再照这个样子自由练说几个类似的短语,从而感受这种叠词带来的韵律美,然后迁移到整首诗中的叠词,去感受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开心、轻松的心情。这样,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力者,只有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基于学生的已知,才能够根据学情,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