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蓉的行为金融学课,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金融思维。
选美博弈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选美博弈”理论说的是在一场选美比赛中,很多美人依次出来展示。作为观众一员,需要票选出一人。如果选的这个人获得了最多的选票,成为选美皇后,那你就会得到最多的奖金。
会选你认为最美的那个人吗?不会,因为目的是赢得这场比赛,所以会把票投给那个你认为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而别人也不会把票投给那个自己认为最美的人,而是会把票投给他们觉得,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
所以,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是在猜别人,这就是选美博弈。
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
股票市场就是个选美博弈
钱用来买那个觉得最好的股票吗?
不因为想盈利,所以,应该把钱用来买那个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
金融投资选什么资产,并不取决于认为资产的价值如何,而是取决于认为大家觉得这个资产的价值如何。
怎样根据他人心理来“聪明”决策?
如果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他会卖空这只股票,因为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
但在现实中决策,卖空这只股票不会是个好策略。如同选美博弈一样,你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觉得谁美或不美并不重要。
当觉得大多数人都觉得它会上涨时,就应该买入。
现实中的这种决策方式不能算是理性的,因为理性人只根据资产的价值来决策;但是,这种决策也不是非理性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获得盈利。
就把这种决策方式的人称为“聪明投资者”,既区别于理性人,也区别于非理性的人。
一篇关于“聪明投资者”的文章,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国外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称这种投资方式为“聪明钱”效应。
索罗斯的投资方式就非常类似于“聪明投资者”,在价格已经超过价值时,只要预期大众心理会进一步推高价格,则会进一步追买。
而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类似于理性投资者,他能够在股价还没达到价值位时,先人一步看到未来投资价值而先行布局,但会在股价到达价值区间前退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价值投资。
中国的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相对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发达市场,更加不理性,价格超过价值的情况更为常见。
怎么看市场,其实并不重要;觉得其他人怎么看的,这才重要。所以,多花时间研究心理学,与花时间研究投资对象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在投资市场中,有很多看起来复杂的情况,但其实,如果你换一个决策立场,站在他人视角上,用心理学来思考,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