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班的教学进度比其他班要快一些。于是,今天我们上的是必修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本内容不多,也不难,但我一直在想的是:这节课上完,学生们会收获什么?如果只是简单的知识记忆和背诵,这似乎并不够。
我琢磨着把最初的设计做了修改,在课一开始让学生们进行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调查。
于是,在搜集到的全班学生的数据里,我们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1.每月可独立支配的钱(包括午饭的钱),有8位同学选择了200元以下,19位同学选择201~500元。有7位同学选择了801元以上。200元的同学大多表示主要中午回家吃饭了,所以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了。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入,但现在每个人可以支配的钱真是大大增多了。
2.写下“吃货”的时候,我只是觉得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花在吃上的钱”。但学生们则很兴奋地回应我,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大部分的钱都是花在了“吃”这件事上了,各色口味的正餐,当然还有零食。所以,在数据图上,我也很清晰地看到它的分布与学生们可支配的钱的分布比例大致相同。
3.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现在学生们会花钱买书吗?会花多少钱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教辅算吗?”我笑了,回答他们:“教辅不算。”他们失落地说:“那就没买什么书了,要是算上教辅,倒是要花很多钱。”教室侧边,响起一个男生的声音:“老师,买电子书算吗?”“当然算,这可是新时代的阅读方式之一。”这群信息时代的孩子们,已经很自然地与科技融合到了一起。调查的结果,与我心里的预期大致相同:17人在50元以下,14人在51~100元,令我惊讶的是那5个选择200元以上的孩子。下课时,坐在第一排的男生和我说:“老师,我们买书好多是花在漫画书上了。漫画书一套都挺贵的。”高中生依然爱着漫画,就像当年在高中追看《灌篮高手》的我,只是他们可以多花些时间,看一看那些真正富含深刻思想的文字了。
4.从电影、音乐会等的消费中,有34位同学每个月都会去看1~2场电影,甚至更多。这可能是与我预想差距最大的吧。去电影院里享受大片带来的震撼,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或许,下一次我们可以用电影来聊一聊政治课里的内容。
5.孩子们和我提议,应该把“游戏支出”加进去,因为这是有一部分同学的重要支出。游戏是好还是不好,值得我们探讨,但游戏如此吸引人们,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不能像游戏一样让人着迷?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很自然的找到“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当我们的收入越高时,我们的消费水平也会自然地提高。但也可以清晰地看见,在众多支出中,我们把更多地钱花在“吃”上了。学生们纷纷表示:“吃是很重要,可是我们的精神消费确实也比较少。”
而那些精神消费大多是“发展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
我问学生:“什么叫‘发展资料消费’?”
他们说:“就是花了钱,能让人发展。”
“是的,这就是一种投资,为了发展的投资。”我接着问:“你们爸爸妈妈为你们花的钱里,哪些算是发展资料消费?”
他们想了想,告诉我:“买书、上补习班。”
待他们稍是平静时,我说:“你觉得他们这些年为你们的投资,真得使你们获得‘发展’了吗?”
学生们都不怎么说话了。
有个学生小声地说:“都打水漂了。”
这一下,大家都笑了,而后又很快安静下来。
我说:“无论过去是怎样的,希望这三年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发展’,当然每个人的成长有快有慢,只要你比过去的自己更好一点就是进步!”
环顾全班,我在一些学生的脸上看见了那抹坚定的笑容。
这样的氛围里,课堂的时光总是令人留恋的。我还设置了一个情境:一个孩子想要买一台IPAD,为她的那些理由找到对应的消费心理。
1.我要买最新款的IPAD,看小H还有什么得意!(攀比心理)
2.我可以给IPAD买个特别有个性的外壳,让它与众不同!(求异心理)
3.因为在线英语学习的需要,所以我要买一台IPAD!(求实心理)
4.大家都买IPAD了,我也要买一台!(从众心理)
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因为和他们的生活场景总是很相似。但在这样看似简单的判断里,我希望他们更多地学习如何辩证思考。
我问:“攀比心理好吗?”
“肯定不好!”“不一定啊,有好有坏吧?”他们因我的问题似乎变得心虚了。
“怎么说呢?”我反问。
“比如,我们比成绩啊,这是多少的事!”后排的男生大声说起来。这下,很多人都附和着点了点头,“我们沉迷学习不可自拔。”
我笑了,说:“哇,我们班真爱学习。不过,比学习是攀比吗?”
“好像不对,应该是竞争。”前排的女生肯定地说。
“看来攀比的确不太好。”我说,“那求异心理呢?”
“挺好的呀,追求个性,展示自我。”他们说。“不对,也有可能不好。”
“哦,是吗?为什么你们这样认为?”我问。
他们说:“如果一个人不穿校服,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来学校,肯定被班主任或者德育处抓去谈话了。”
“哎呀,真是这样啊。那他穿这样的衣服,不来学校不就好了?”
“那也不好,看着就不是好人的样子。”
我点点头:“虽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你们说得也有一定道理,过分求异常常会带来昂贵的交往成本,别人看到你往往会退避三舍。”……
课堂就是在这样的一段段对话中慢慢展开的。我突然觉得,如果把我事先给出的内心独白,让学生们根据消费心理的要求来创编,一定要比我设计地更精彩、更真实。下节课,就到下一个班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