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微信开通了这个功能是无意间打开S 的朋友圈,相册封面下的一行“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跑过去质问他。
“你怎么回事?这个三天可见是几个意思?”
“没什么,想静静心。”
“那陌生人还能查看你十张照片呢,轮到我就给我看一行字?”
“陌生人连这行字也看不到。”
行行行,你有理。本来他动态就少,再这样三天可见基本和空间上锁是一个道理,可我跟他理论了半天也没能动摇他“锁上”朋友圈的心。
反观那个时期的我,因为微信里只有几十个简简单单的朋友,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朋友圈里什么都有。关于考试的,关于军训的,关于早安晚安,关于出去玩,五花八门我的生活全部真实的反应在了朋友圈里。
那个时候活的简单又纯粹。
而S不一样。
大一进入校外联部,大二升为副部长,出去拉校级活动赞助的时候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为忙部门的事期末考试一路红灯,收到学位警告的“死亡通知书”,又加了系里很多老师一个一个的说好话;大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创业留在杭州,一份企划书写了又改改了又写,这时候他已经提前毕业正式步入社会了。
S的微信里已经什么身份角色的人都有,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胡乱发动态了。
“你真惨。”我对他表示同情。
“你不惨,别人一看你朋友圈就知道你是个傻姑娘,将来把你卖了还要给别人数钱。”他在屏幕那头对我冷嘲热讽。
我默默翻了个白眼,只是他看不见。
用微信的时间越久,加的人也越多,有亲戚,有微商,有健身教练,还有仅仅参加过一次活动认识的人。后来我发现,发朋友圈需要再三斟酌,甚至要新建多个分组之后,顿时觉得索然无味。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S为什么变相关闭了他的朋友圈。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状态?
其中一个高赞答案里有这么一句话:自我展现,不再像过去那么自由。
对,就是自我展现不再像过去那么自由。
现如今,现实生活和社交媒体高度重合,让不同情况下相识的人充满了我们的列表。我们越来越像演员,在不同的角色里扮演着不同的样子。
在长辈亲戚的眼里,你要很乖,绝不能出现半夜去蹦迪的情况;在上司眼里,你工作要勤勉,绝不能有抱怨;在老师眼里,你要刻苦用功,绝不能作业偷工减料。
但是这样表演每个群体想看到的一面,真的不会累吗?
不知道你们,反正我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斟酌好半天。
我发这个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太做作啊?评论或者点赞会多吗?是不是太文艺了?我需要屏蔽谁吗?这个措辞发出去可以吗?第二天起来再看会觉得自己是个二百五吗?而且一旦发出去五分钟之内没有人给我评论或者点赞,我就想分分钟删掉它。
想来想去,就把当时兴冲冲想发朋友圈,想和大家分享的心情想没了。每次发朋友圈都要细致分组,谁可见谁不可见,这样一筛选,再想一想还是算了。
于是按下左上角的退出,选择确定,结束了发状态之旅。
有研究表明,最舒服的社交距离是1.5-3米,朋友之间是0.5-1.5米,0.5米之内是自己最低标准的安全距离。同样的,任何人除了真实空间里的安全距离也需要内心的一处自留地。
而陌生人的窥探让我们本能上觉得不舒服,仿佛有人一脚踏进自己绝对私密的空间,在你刚抹好的水泥地上硬生生踩了半个脚印出来。
于是你想要躲开,想把他推出去,想再重新加固你的围栏。
于是你“锁上”了你的朋友圈。
后来我又问S。
“老朋友也就算了,新认识的又怎么说,你要让他们通过一行字来了解你吗?”
“我不想定义我自己。”
S 是对的。
对于新加的好友,就从这一刻开始了解我吧。以前的我是怎样的都没有关系,我希望你认识我的时候对我的印象是一张白纸,经过事后的接触在白纸上描上风,画上花,打上红叉或者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要通过原来的动态来认识我定义我。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如果你想了解我,我发的朋友圈自然都会看到,如果不想了解我,给你看全部也没用。”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想法佛系,但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见过太多人,喜欢通过原来的动态来推测你的性格,处事态度或者你的三观。他会用一个标签来定义你,然后投你所好或者故意说你所恶。
人是不需要标签的,每一刻的自己都是不同的,不是吗?
记得当时发现S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时候,我很是唾弃了他好久。可是现在我的顾虑太多,竟然也设置成了自己鄙视了好久的仅三天可见。
其实有的时候想,成长大概就是这样,长着长着我们就都变成当初自己讨厌的样子了。
而背后的推手叫生活。
也许有一天我的内心足够强大,不会因为别人胡思乱想失去发朋友圈的兴趣,也不会害怕别人透过原来的途径了解自己。
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去他的三天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