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认为一切可能都是虚假的。但是,他的怀疑或者思维却是不存在任何怀疑的。因为在思维者思维的同时假定其不存在,这是矛盾的。
那么,证明了“我在”之后,如何证明我是什么呢?我在读的书上没有看到答案。
于是,我想到“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如果笛卡尔也做了一个这样的梦。他会认为在思考的是笛卡尔还是蝴蝶呢?
以笛卡尔的身份思考出来的存在,如果只是蝴蝶的一个梦。那么,这样的存在是否真实呢?蝴蝶的存在是否可以因为笛卡尔的思考而被证实?笛卡尔会不会因为蝴蝶的存在而变得不存在?
我或许是我,或许我是梦里的那只蝴蝶。
我思考,所以我是。那么,我是什么?我是谁呢?我为什么是我?谁让我成了我?我会成为怎么样的我?
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又在书里寻找答案。
斯兵诺莎曾说过:“我认为所有事物都服从于上帝漠不关心的意志,并依赖神的反复无常,这一观点要比那种认为上帝为了行善而行事的观点更接近真理…”
读到这一段,又让我想起老子曾经曰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
天地,圣人,上帝会特别眷顾某人吗?如上所说,应该不会。既然不会,你是谁,有那么重要吗?
也许,你还是坚持认为很重要。
那么,听说过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吗?(根据《圣经·创世纪》记载,耶和华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称亚当(《古兰经》译作亚丹或阿丹),女的称夏娃(或译作厄娃)。亚当是用地上的尘土造成的,夏娃则是耶和华取亚当身上的肋骨造成的。二人住在伊甸园中,后来夏娃受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所结的果,也让亚当食用,二人遂被耶和华逐出伊甸园,成为人类的袓先。按照基督教,偷食禁果是人类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而这一切又都是因为耶和华给了人类以自由意志。)
魔鬼(蛇)说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后便能如上帝一样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吃完果子之后,亚当就问上帝自己为什么没穿衣服。他有了羞耻之心,和探究真相的欲望…
知善恶?我就觉得疑惑,当时全世界就两个人,有什么善恶需要分辨呢?难道上帝不乐意亚当夏娃变聪明?我想,绝对不是这样的。
类似的故事还有,比如通天塔的故事。(也就是“巴别塔”寓言,这里不做介绍了。)信息量可能很大,只能点到为止,我想我不能解释太多。
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些故事?
因为勒奈.笛卡尔(1596~1650):生于都兰的拉哈耶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拉夫雷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学习古代语言,经院哲学和数学……
我猜笛卡尔当年一定也在这些故事里找寻过答案。
有人认为有限的生命不可能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
说完这句话,我又想到一个人。
“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这就是杞人忧天的故事。你认为,最后杞人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他会“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个故事是不是就想告诉我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拿去了解太过复杂的问题?这个忧天的杞人最后得到的答案难道就是正确的?但是,他能够“舍然大喜”总比忧心匆匆,惶惶不可终日要好吧?答案的对错有那么重要?
我思故我在,我是谁?我是不是梦里的蝴蝶?这有什么关系?
门前的树,树上的鸟,听着鸟叫的路人。他们是否也曾思考过“我是谁”?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意的才是最重要的,活在当下,做个有些用处的俗人挺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订阅号(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