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食是一种幸福,烹饪美食又何尝不是呢!
(一)妈妈的味道
小时候人懒嘴馋。看在家中只有我一个女孩的份上,老早就尝遍美味。诸如饼干面包,葡萄干牛肉干之内的稀罕物都已味同嚼蜡,留再我胃肠深处铭记于心的却是妈妈的臊子面连同枣糕和月饼饃饃。
臊子面一般是专为姥姥而做。上个世纪中后期物质还不算丰富,能吃上肉的日子就是幸福,比如过年过节。当然80岁的姥姥过寿就跟过节一样一样的,肉便是饭桌上的压轴菜。父亲是村宴的厨师早早就在装盐的罐子里藏好了两个“肉方子” ,待到姥姥过寿的时候,它们闪亮登场丰富了餐桌,也喂饱了我们的馋虫。至于用那两个“肉方子”做的菜已全然记不得了,留在美味记忆深处的唯有妈妈用残留的肉做的臊子面。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
自然,妈妈的臊子面是没办法和正宗的歧山臊子面相媲美的。然而碗沿上舌头舔过的痕迹却成为我对美食最早的定义。面自不用说吸进嘴里来不及嚼已下肚,浑然而不知其味;略带点荤腥的酸辣臊子汤存留在口腔被舌头七搅八搅恋恋不舍的滑进胃肠,尽情吸溜那管它溅得满脸都是,只觉得那香味在口齿间挥之不去,毫不顾忌吃相了!
那个年代零食是稀有物品,那个时候食品存放三两天就要发霉的,那个时候中秋节是不流行送气派的盒装月饼的, 但寓意美好的枣糕和象征团圆的月饼饃饃承载了太多的幸福,至今仍有不吃枣糕月饼饃饃不算过中秋节的节日情结!
姥姥过完寿,妈妈累的已经直不起腰了,但总会浅浅的笑着,满足的看着我们。那时候特没心,看不懂那笑,现在想想那笑就是幸福。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满满的幸福,慢慢怀念!
(二)师范的味道
不久之后上了师范学校,虽说离家不是千里万里,但礼拜天没有了幸福的等候,姥姥过寿也很少赶上在家的时候,慢慢的,妈妈的味道便被学校胖嫂的凉皮,被早上校门口的蜜枣甑(旧读jing)糕,被夏日爽爽的蜂蜜粽子,被电视塔下的枣沫糊,被学校小卖铺的“块块糖”代替了......
人就是这样容易忘记又容易怀念。礼拜天,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错过了早点的时间,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匆匆穿过校园冲到校门口是可以吃到一份糯香甜美的甑糕的。一旦确实日益老高,卖甑糕的早已打道回府了,只好拿着碗慵懒的吃胖嫂的凉皮来打发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胖嫂的凉皮留在心中口齿间的只剩下纯纯的情谊。那时候不大讲究却很挑剔,一边嫌恶的挑剔,一边已垂涎三尺,一碗凉皮在两双筷子的夹击纠缠中很快一扫而空。无数个的早晨和中午就这样成为记忆,无数次的街头溜达就这样成为了怀念!
如今,已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一起吃过的美食早已抛却脑后,怀念的只是曾经的真挚,那种种美食常常不约而同的成为两个人的梦中最美的味道!
现在想想能有一种美食,有一个人想念,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啊!
生活在幸福美好中的我们,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生活,走过每一个想念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