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行记录和儿子的谈话
赚钱
“你觉得将来什么最赚钱?”
儿子说:“思想最赚钱。”
“你认为你选择什么专业既能赚钱、又能满足你对成功的向往?”
儿子说:“所有都可以。成功靠得是放肆,而不是规矩。当你按照现有规律去思考问题时,你可能会错过更多。”
人类的恐惧
儿子说:“人类是低等的生物。因为人类总是活在恐惧之中,是恐惧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而动物总是顺其自然。”
“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就是低等生物吗?”
“只有自然才能给我们智慧,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阻碍了自己。人因为恐惧发明了鬼与神,当人们受到挫折时,人们会把责任推给鬼;当人们获得成功时,会认为是神在保佑他。所以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焦虑
我问:“怎样才能消除焦虑呢?我看你玩了一天不写作业……”
儿子说:“只要你真正理解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可以,你只要理解其中一件,你就会明白。”
课本
饭后儿子为我读了多篇语文课文,我问他对许多语文课文包含德育目的有什么看法,他说:“我注意到我们的书虽然是2018年印刷的,但它的版次是2004年,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也许那时推广德育的途径不如现在这么多样,但我们现在已经能从广告、电影、网络等各种形式中接收到,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广泛了,课本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
梵高
儿子看了四年级美术课本上关于梵高生平和作品的介绍,我们讨论“梵高生前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可”,儿子分析:“虽然当时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们一样能够接收到梵高作品里的奔放、粗鲁、同情、生机,但他们对自己的审美失去了信心,他们的不自信让他们的审美滞后了。”
自卑
“自卑是怎么产生的呢?”
儿子说:“当你想做什么事时,你周围的人预言了你的失败。尤其是你的亲人给你的预言对你影响更大。”
记忆
“用大脑记住的知识容易丢失,只有和心灵链接的知识,才能成为永恒的记忆。”写着数学作业的儿子说。
经验与艺术家
周末,儿子说:
“人们需要经验的指导,就像大雪天在前人的脚印上行走。”
“艺术家要舍得摧毁自己的作品。只有摧毁才能为重建提供空间。”
自闭
儿子说:“自闭症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聪明一倍。因为他们与自然的链接并没有被切断,也不会被众多信息所误导和污染。”
挖掘
儿子说:“如果你在一个深坑里挖到一个宝贝,你是把它扔了,还是据为己有?”
我说:“当然揣兜里了。”
儿子说:“我会把它扔了,继续挖掘。这样才不会被它控制,因为我的目的是挖掘。”
控制权
儿子说:“当一个新思想和你的思想碰撞,你可能会被新思想控制,你轻易就把控制权交给了别人,这也是国家和一些领头人存在的原因。但控制你的应该是你的身体。”
本质
昨天听完儿子的演说,我跟他说:“你的认知水平已经超过了妈妈,因为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本质,本质,你们总是说“本质”这个词,好像你们懂得本质似的,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本质吗?”
我感觉有点懵。我没有思考过。
他接着说:“本质,是人和事物之间的一种契约。人只能使用它们,但是带不走。为什么我们要读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甚至一辈子?是因为我们和知识的契约,需要我们拿这么长的时间来交换。我就算再聪明,也挣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教与育
儿子举例谈“教”和“育”的区别:
“老师教你画蝴蝶,你画出了蝴蝶,这是教。
老师教你画蝴蝶,但你通过联想,最终画了一张网,这是育。”
教师
儿子谈教育和教师的任务:
“教育必须将“教”和“育”统一。教,是让学生和知识发生联系。而育,必须像春风一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老师的义务有三个层次。传授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义务。第二个层次,老师要成为一把锁,锁住学生和知识之间的链条。
但锁总是会生锈的,这就需要老师完成第三个任务,就是把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交给学生。而学生从此再也不需要老师。”
“幼儿园的义务是生长、活动和保护。孩子们的心只有同龄人能够感受。老师要更多地做到“育”,而不是“教”。”
“小学的义务,是建立学生与知识的契约,需要教和育相互结合。没有“育”,只有“教”的教育,那和“说”没有区别。”
问题
儿子:“世上本来没有美丑之分,美丑都是人定的。”
“世上本来也没有问题,有了人之后就有了问题,人们才有了事做。”
自制力
儿子说:“只有愿望不强烈或者感觉自己做不到的人才需要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真正的强者根本不需要自制力,他们想到什么就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