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暴力沟通
它主张积极进取,把爱融进生活。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拒绝一切带有批判性的、谴责性的话语。
2、四要素
包括观察发生的事情、表达感受、表达需要和具体请求。如昨天的班会课你迟到了(观察)这让我很难受(感受),因为我比较注重守时(需要),你下次能早点儿来吗?(具体请求)
3、正确区分感受和想法
如“我觉得我个子太矮了”,这是想法,是对自我身高的评价。“作为矮个子,我很痛苦”这是作为矮个子带来的内心感受。
4、正确区分观察和评论
如“昨晚他吃饭时打了一个饱嗝”,这是观察。“他打饱嗝的样子太动人了”,这是对其行为的评论。
5、充分表达愤怒
愤怒是不能压抑的,把它充分表达出来能确保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它需要四个步骤:停下来呼吸,什么都不想;反思是什么想法让自己生气;体会自己的需要;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6、倾听
倾听让人从沉默中体会感受和需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我们勇敢面对自身的弱点,预防潜在的暴力,从而治愈心灵创伤。
7、请求反馈
交流是双方的,只有通过反馈,才能了解彼此的心理感受,及对信息的感知度。
8、怎样有力表达感激?
相对一个模糊简单的“你很好、谢谢你”来说,加上事件概括如“因为你的及时出手,我的钱包才得以保存。实在太开心了,谢谢你!”更能增强表达感激的力度。
9、惩罚
惩罚往往加强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关系更加疏远。它和谴责、批判一样,属于暴力沟通。
10、直面人生苦难
当遭遇苦难时,要直面苦难积极乐观,思考解决方案,即专注于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它。
这本书给人的最大收获是使用非暴力沟通。
这让我不断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方式。
001、某天突然袭击,发现班上的学生私自调动位置。这才知道只要不是班主任的课,他们都很随心所欲。我勃然大怒,要求他们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站在讲台上开始碎碎念:“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这是要上天了?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不能随意调动位置……”。最后杀鸡儆猴,每人罚款20元。
现在想来,整个过程我都在使用暴力沟通呀。首先观察(陈述乱调动位置这个事实),然后表达我很愤怒这个感受,再后我需要他们遵纪守法,严格遵从我的命令。看看,没有请求,直接变成命令,利用权威压制学生,只得服从不得反抗。最后每人罚款20,更是把暴力沟通推向顶峰。惩罚的作用便是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以后不再触犯法规。这是变相地摧毁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越来越远。
唉,想到学生们一个个委屈的眼神,自己实在罪大恶极呀!
学生调动位置,内在需求有两个:a、不满意自己的位置;b、有谈恋爱的倾向。我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清楚事情真相再做决定,已解决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而不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002、班上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做了一首打油诗讽刺个子较矮的吴月同学,诗曰:“天王盖地虎,吴月一米五;宝塔镇河妖,吴月长不高。”
吴月跑来办公室,抽抽嗒嗒请求我给她做主。我二话没说,走进教室便让这几个男孩子站上讲台,将这首打油诗的人名改作自己的名字,然后反复抄写100遍在黑板上,并在讲台上深情朗诵。
几个男孩子写完后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这是当时我的想法,殊不知我又一次暴力解决问题了。其实这只是孩子之间玩耍的一种方式,我却极为当真,处罚得铁面无私。
其实,这真是很失败的。更应该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深入交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然后正确引导他们的作诗方向,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作诗才干。
有了经验,吸取教训。好啦,不自责了,学会非暴力沟通,也是在与自己和解。这书还有很多好处,待参透………
365极限挑战营 第0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