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来自《把时间当作朋友》 (艳静同学供稿)
【R:片段原文】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增。每次完成列表中的一个小项目,我们就会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展望未来,然后就有了新鲜的主意,甚至觉得自己太有才了!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干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
所以,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如果你又有了新鲜的主意,如法炮制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了,这些源于自己的新鲜主意,求之无计,做之欢喜。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这篇文章讲的是“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What)我们都习惯性地在做事情之前制定计划,因为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既然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按照计划实施了。但是有时候,当我们正在按原计划进行着的时候,会突发奇想一个观点,然后可能会改变了现在正在进行的轨道,影响了当前任务的进度。(Why)那怎么样做才不会影响当前的进度呢?(How)那就是新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定为“下一阶段任务列表”。这样的话,我们在按原计划做事时的突发奇想的观点就会被记录下来,可能成为下一个项目的巨大灵感来源呢。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的。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天是我参加的第三期RIA训练营作业的截止时间。因为前几天自己状态不佳和没有读书的原因,作业一直拖沓至今。昨天晚上,艳静给我分享了两个片段。我又突然想到上次小小在线下分享的RIA便签,关于福格行为模型的。于是,我就有了三个可以写的R原文。但是翻看小程序发现我其实是有五篇作业没提交的。除了三篇RIA片段,还有第三周的复盘作业和这三周的复盘总结。Oh My God !一共五篇!!!于是我就都看了一下每篇的内容。然后,顶着deadline的巨大心理压力,含泪开始写第一篇,但是正写着写着就突然想到了其他R原文的相关内容,于是又赶紧在简书上另起一个新的文档,将灵感记下来。写完回过头继续写刚刚在进行的内容。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当我写完第一个作业,去写第二个第三个作业的时候,发现其实每个作业的框架和内容都有了,需要做的只是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完善一下结构。所以,最后总的时间消耗大大减少,写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太赞了!
【A2: 以后怎么做】
现行的提前制定计划和目标做事情的习惯要继续保持,同时多多尝试“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比如,从下周开始,我计划每两周看完一本书。可是可能在我看书的过程中,会有其他小伙伴向我推荐其他好看的书。这时候我就有可能会放下手头正在看的书,而去看她推荐的。针对这种情况的话,我会把小伙伴推荐的书列为我下下周要读的书。也就是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