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都市频道新北方互动时间,播报了一则新闻:
有网友拍摄一段十几秒的视频,视频里,一个小男孩儿(小学生)拿起菜刀,怒气冲冲准备去砍他父亲,被人劝住了。
视频绝不是为了博流量摆拍的“段子”,而且网友随手抓拍的一个真实画面。
那么,这对父子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小男孩儿向自己的父亲挥刀相向呢?
原来,父子之间如此剑拔弩张“动真格”的,只因为一件小事儿:
要开学了,孩子作业还没写完,整天就知道玩儿手机。
事发当日,孩子的父亲拿走了孩子的手机,不让他玩儿游戏。
孩子一怒之下,随手操起菜刀,就向他父亲抡了过去……
如果当时没有人阻拦,如果孩子一失手,真伤了他父亲,想想都后怕。
子不教,父之过
有网友看到视频,调侃说:
“这孩子平时得溺爱(惯)成啥样啊?不让玩儿手机就动了杀机,这要是长大了,还了得!”
子不教,父之过。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小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剪枝(即管教),不能任其生长不做修剪。
由此,我联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案例:
某地一所高中,一个男生三番五次在课堂玩手机,班主任批评教育无果,就陌生了那个男孩儿的手机。
当天晚上,在上晚自习之前,那男孩儿去办公室找班主任要手机。
不巧,班主任没在办公室。
当时,办公室里只有一位女老师。那位老师还有几天就要退休了,她是在站好最后一班岗。
男孩儿去要手机,值班老师自然不能让他就那么轻易拿走手机,而是告诉他,等班主任回来,找班主任要。
谁知,男孩儿竟抽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刀具,刺杀了那位女老师……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让人不敢也不愿意相信,但是,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每次看到或想起这样的案例,都莫名痛心。
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孩子也不容易。
父母应该多跟孩子沟通,尝试与孩子聊天,做孩子的朋友,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以家长的视角对孩子发号施令。
孩子也不是棍棒能教育好的。教育孩子也得讲究因材施教。
对孩子千万不能过度溺爱。
育人要育心。
让孩子知规矩、懂敬畏、会感恩、肯努力、懂礼貌,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