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房价高涨,人们买房几乎花费了全部积蓄,还要为其奋斗好几年。可是有时候我们花了钱,买了房,实际居住的面积却比我们应得的面积小。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有公摊面积的存在,现在大部分购房者都认为公摊面积是必须的,但大家往往都只知道有公摊面积的存在,并不了解公摊面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不了解某些无良开发商是如何利用公摊面积进行敛财的,稀里糊涂的就上了开发商的当。
开发商不仅会通过提高房价来赚钱,还会在公摊面积上做文章坑你的钱。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公摊面积包括哪些,电梯井、楼梯间、设备间、管道井、变电室、垃圾道、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共用墙体、管理用房、公共用房等都算是公摊面积。
那么开发商是如何在这上面做陷阱的呢?
公摊面积大小的信息完全是从购房合同上获得的,开发商写多少就是多少,你不知道实际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少,也不知道在哪里测量公摊面积的大小。比如实际上每家的公摊面积应该是20平米,而开发商却告诉你是25平米,这就平白多出了5平米。按照如今的房价来说,即使是多上一平米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只要有公摊面积的存在,开发商就有给购房者增多出售面积的可能性。
开发商会将这些公摊面积重复使用。在小区中,某些区域按规定已经属于公摊面积了,既然是公摊面积那么小区业主就已经按照商品房房价购买了这些面积,这些面积就应该归业主所有,但是开发商和物业往往把这些公共区域画成车位,然后再一次出售给业主使用,就好像让你花钱买了某一个东西,然后将这东西变了花样又卖给了你。
开发商会利用一些公共区域来张贴广告来赚取利益。而这些公共区域已经划到了公摊之中,本来就属于业主共有,广告所得却不与业主分利。
所以目前有置业计划的购房者在买房时要注意查看公摊面积是否合理。如果是多层住宅的话,由于没有电梯等设备,公摊较小,一般控制在7%-12%;如果是小高层(总高7层-11层的楼房)公摊最好控制在10%-16%,带电梯的是15%—20%,最高不要超过25%,;高层住宅(也就是总高度超过11层的)一般在15%—25%以内,撑破天30%(很少),过高的话请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