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年糕妈妈的《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里面谈到一个主题说,在幼儿园,当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或者推搡时,家长该怎么和他沟通?
我想起自家小孩在幼儿园就被欺负了两三次,每次问他是谁把他弄伤,他总是不愿意说。
我也一直以为是孩子不擅长表达,所以才不愿意说出来。
年糕妈妈在《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中的观点是,孩子的“不肯说”,不是因为“天生就不会表达”,而是家长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年糕妈妈从糕爸那里“上了一课”。
当年糕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糕爸没有追着年糕问东问西,而是把他拉到一旁悄悄说:“现在你来和爸爸分享一个妈妈也不知道的小秘密吧。”
年糕看看糕爸又看看糕妈,突然就凑到他爸爸耳边,父子俩一来一回开始聊了!
聊完以后,糕爸还当着年糕的面,特别“得意”地跟糕妈炫耀:“那我现在比妈妈多知道一个年糕的小秘密啦,这个秘密只有我们知道。”
年糕妈妈的这个育儿故事告诉我们,用对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特别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和我们分享他的快乐和烦恼,更希望他能明白,任何时候他的感受都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那么,作为妈妈,如何把这些技巧用起来呢?
如果你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信息,比如有没有午睡,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你可以用玩游戏的方法,比如角色互换。
由家长负责当宝宝,孩子做老师,在角色互换的游戏过程中循循善诱出你想知道的信息。
想要更多观察孩子的生活,游戏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真正有效的沟通,还是要让孩子能够“说出来”, “你想知道的,让孩子自己来告诉你”。
另一个方法是,参考年糕妈妈一个朋友的做法。
在她家孩子入园前,全家人郑重其事地开始了一个“聊天时间”。
他们告诉孩子,以后每个周六晚上,全家都要来聊聊本周遇到的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事。
坚持几周下来,他们聊得越来越放松,聊天变成了他们生活里很自然的一部分。
有一次,她家小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孩子就主动提出了想跟父母聊一聊,这让父母非常欣慰,一点都不担心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或麻烦会瞒着家长。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遇到事情不和大人说,除了不会表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长的情绪给了他很糟糕的信号。
年糕妈妈分享一个故事说,有一次,年糕在路上摔了一跤,爬起来以后的第一句话是“不要告诉奶奶”。
我现在回想起来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为什么回家不愿意说,我从年糕的那一跤中找到了答案。
孩子的奶奶很照顾他,也最心疼他,但奶奶的性情是,稍微遇到一点异于寻常的事情,整个人就非常慌张焦虑。
当奶奶看到孙子受伤时,第一反应是“怎么不知道打回去?怎么任人欺负不知道还手?”,全是一些责备的语言。
年糕妈妈说,虽然奶奶是出于心疼,但在孩子简单的逻辑里,这是批评他没有做好。
如果孩子的奶奶说的是:宝宝,你受伤了疼不疼?
如此正面表达你的关心,比“爱的责备”更有效果,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和大人说出自己经历的事情。
年糕妈妈在《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中说,敏感的孩子能轻易捕捉到家长的焦虑,并把这种焦虑归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当大人频频给孩子传递出紧张的情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很大的事情,从而对发生的事隐而不报。
只有在肯定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情能够被平静地接受时,孩子才愿意放心地让你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
作为家长,遇到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或其他事情,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平静淡定,让孩子勇敢表达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千万别让爱的责备,让孩子失去了和父母沟通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