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光在烟台散文学会新会员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会员:
大家上午好!首先让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致敬。
让我用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散文那畔行,追梦有激情。风一更,雪一更,座谈会中梦已成,此处有真经。
下面我想谈一下我的创作心得。读书是写作之母,生活是创作之父。记得那天深夜,我读綦会长的《侍母琐记》一文,深深地被作者的孝心所感染,眼泪情不自禁地淌出眼窝,我紧闭嘴唇,深思良久,决定明天就把母亲接来住几天,好安抚自己愧疚的心。母亲来了,我带母亲看山看海,让母亲领略烟台的醉美风光。晚上劳累一天的母亲很疲乏,我给母亲洗脚,让他早早歇歇。那样就诞生了我的那篇《给母亲洗脚》的文章。我要说的是写作要读书,要读有感悟的好书,能从中领受知识和践行自我的好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书中获取人生真谛,做一个高雅的人。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经验,身体力行,自然就会有生活的创作源泉,自然就有了创作的题材。我们写作就不会没有素材,巧妇就会有米下锅,自然就会做出好饭。因而要多读书,做到“开卷有益”的极致。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自己过去写的题材和文字重新认识,不断比较,进行再提高再进步。做到低头拉车,不忘抬头看路。不断前进,也要不断回头看自己所走过的路,反复推敲斟酌自己写过的文字。我2013年写过一篇《登凤凰山》,是常规写法,虽然《烟台日报》《齐鲁晚报》刊发过,但过己三年后回头再看,感觉已经是昨日黄花,没有新意,没有大内涵,感觉很粗浅。因而在2016年我又写了《春访凤凰山》,这篇文章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日莱山》也刊发了。这篇文章比第一次的写法就有了色彩和情感,主题也深化了。这说明自己的创作水平在变化在进步。2018年再看这篇文章,感觉又不满意了,我又写了《那座山》,《烟台日报》《烟台散文》都刊发了。这次我的写法又变了,这次从主题上进行深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进行细致构思,在结构和语言上进行提高。我想,再过几年我还会再写凤凰山,因为我的写作视野正在不断开阔,写作手法也在不断进步,构思结构也在不断提高。
下面我在谈一下烟台散文微刊。烟台散文微刊自2016年8月8日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为人民立传、为社会放歌的办刊宗旨。对文章的选编上不厚名家,不薄新人。不求来路,但求唯才,寻找拥抱生活的真情佳作。四年多来,我们编委会凝心聚力,为打造烟台散文新高地,为书香烟台文化强市,积极宣传,勤奋耕耘,创作出大量的精品佳作。每年有500篇佳作诞生,四年多来,有2000多篇文章面世。在新会员的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新会员学习、进步、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是会员们的精神乐园。
我谈一下微刊的来稿情况。微刊来稿有海内外的广大作者,稿子多、数量大,但我们还是以扶持新会员的创作为己任,对新会员的作品反复指导,从题目到语言和结构、主题等进行提出建议和逐篇修改,让新会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通过微刊投稿后而一发不可收的作者众多,他们以前对散文写作是陌生的,自加入会员进入编委会,散文写作如虎添翼,创作出很多高质量的作品。这次“致远杯散文大赛”荣获一等奖的宋协巧、二等奖的李晓艳、李华、鲁明,三等奖的陈辉、张子奇、刘彦志,三等奖的杨晓、刘云、季忠良等都是入会时间不长的新会员。他们加入学会后,勤奋耕耘,努力创作,写出了很多优秀佳作。
我谈一下微刊的选稿要求。第一对来稿首先看题目,标题是否有新意,是否与众不同,是否凝练有韵。题目就像一个人的脸,是第一印象。那么第一个段落就是一个人见面的言谈举止,一交谈,就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还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是第一自然段的重要性和魅力。人家读者一读,是否再喜欢读下去,是否有吸引力,就不言而喻了。我建议第一自然段必须语言精炼,文字要短小精悍,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譬如我最新写的《武夷山·茶印象》,第一段,我是这样写的。也就是綦会长讲座说的感受。到武夷山首先的印象是感受。“初冬的武夷山,如春,似夏。”我就用这么几个字作为第一段落,来说明我对武夷山的第一印象。譬如:宋协巧的《梨园秋色》的第一段落是这样写的:“在莱阳,这个季节,正是吃梨最好的时节。”譬如:李华的《浅秋深意·西海岸》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爱西海岸。”特别简洁精炼。譬如:林其兴的《一番好雨,斜润枫桥》的第一段落是这样写的:“这天气预报挺准,又落雨了。”譬如:李晓艳的《手掌里的时光》的第一段落是这样写的:“我爸是严父,从小我和妹妹都怕他,怕他拿着书一遍遍给我们讲题,怕他检查我们的作业。”譬如:高一平的《柠檬熟了》的第一段落是这样写的:“柠檬熟了,天天路过工作室门口的邻居,早在夏天里就帮我数过无数遍了,一共挂住十七个果子。和斗地主棋牌游戏里农民手里牌数一样多。”这些文章第一自然段都很有韵味。
我再谈一下语言。散文的语言讲究优美精炼,句句珠玑,不拖泥带水。譬如:李心亮作品《南园》里的文字是这样的语言:“姥娘家住路北,门朝南;南园太婆家住路南,门朝北。姥娘家是三间小草房,一个小院,窄窄巴巴;南园太婆家是五间鱼鳞细瓦的正房,东西各有两间厢房。”语言很精炼,一句废话没有。譬如:李晓艳作品《花逝》的文字是这样的:“一个清晨,偶见枝蔓茂盛的凌霄花依树而生,红红艳艳的装点了一户人家的青瓦白墙。”譬如李华作品《浅秋深意·西海岸》里的文字是这样写的:“夕阳,意味着黑夜的来临。离岸不远的路边,街灯已经亮了,散发着温煦的光。三五成群的人们,来来往往,去留随意,或是在沙滩上散步,或是坐在石凳上聊天,没有喧嚣,没有嘈杂,海风中弥漫着散淡而温馨的气息,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这些精彩凝练的语言,会让读者感受文字的美感,散文的精彩。
文章中的细节语言很重要。它是感染人打动人的有力武器。譬如:于云福在《久违的出行》一文中的文字:“你陪我出门多次吗?你不会忘记还没给岳父岳母登门拜年吧!今天,既然有时间,为啥不郑重其事地潇洒一会呢?怎么,有意见?“这细节的语言对话就很生动。有的文章空洞说教,读着就像嚼蜡一般,毫无味道。没有细节语言,就不会感动人。情感的表达,需要细节语言的描叙。
一篇好的散文,必须要有思想性,这思想性未必要深邃,未必要写得开天辟地,绝无仅有,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必须有价值有思想性。最近读了陆玉生的佳作《一塘清水》,很是喜欢。文笔新颖,语言优美精炼,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希望我们的作者多创作这样的好文章。
最后,引用不知谁说得这样的话共勉:”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祝大家创作丰收,希望大家多赐稿予《烟台散文微刊》,大家携手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微刊办出风采、办出气质、办出精气神。
谢谢大家对《烟台散文微刊》的支持、帮助、厚爱。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