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法反抗的婚事
鲁迅订婚时才20岁,即使搁到现在也是刚上大学不独立也不自主的小年轻。他的婚姻是由不得自己的。鲁迅的母亲鲁瑞自作主张与朱家订婚,不但天经地义,而且是她必须尽快完成才对得起列祖列宗的义务。婚事定下来,就没有退路了,与鲁迅订婚时,朱安已经是23岁的老姑娘了,在当时的绍兴,死了丈夫的女人被称作“孤孀婆”,被丈夫抛弃的女人被称作“活挈头”,如果鲁迅退婚,等于逼朱安去死。
“鲁迅对这门亲事,从初议开始,就一直持不满和反对的态度。”
他提出了结婚的两个前提,让朱安“放足,进学堂读书”。
因为鲁迅的不满,婚事被拖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几年后,鲁迅的思想又先进了许多,与朱安订婚后去日本,还是为学医,1906年归国完婚时,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选择弃医从文了。但朱安已经28岁,婚事已经拖得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02 不对等的精神世界
朱安不仅思想封建守旧,长相也不好,“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脸型狭长,脸色微黄,前额、颧骨均略突出,看上去似带几分病容”“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
越是思想先于时代的人,越是不肯妥协,史湘云、薛宝钗那样的品貌,说了两句仕途经济就被贾宝玉甩脸子。而鲁迅却要和作风旧派貌若无盐的“大家闺秀”相敬如宾,这情景怎么想怎么惨。
想想看,你上了二十年学,在父母的威逼下与小学未毕业的但门当户对的人订婚,你们订婚后你又出国留学读研读博,出国前,你说,想让我跟他结婚可以,他必须上个成人大专。这要求不高啊,结果你留学回来,却发现他连个夜校都不肯读。退婚退不得,结婚推不了,那我对他视若无睹总可以吧?
《平凡的世界》里的润叶,爱的是少安,嫁给了向前,向前有什么不好,没有任何不好,唯一的不好就是润叶爱着少安,眼睛里没有他,于是结婚后润叶与他分居,坚决不肯跟向前同房。这与鲁迅不和朱安同房有什么不同?润叶这样做,她依然是读者心目中善良的好女孩,而到鲁迅这里,他也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为什么就要被骂亏欠朱安呢。
不是没有尽过力的,一次,鲁迅试图与朱安沟通,对朱安说日本有一种甜点,很好吃。朱安马上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但那种甜点,整个中国都没有。
我们在小心翼翼爱着的人面前啊,总是那么手足无措,一不小心就用力过了头。
03 无爱无性的荒漠婚姻
“你不爱人家你可以给人家留个孩子啊!怎么能那么绝情?”
什么是狠心?我觉得狠心不是他从没爱过我,是他爱过我后选择不爱了;是昨天被你拥抱过,以后的岁月却连你的背影都碰不到。
鲁迅与朱安分居,不提对朱安怎么样。对鲁迅来说一定是折磨,从20岁到40岁,鲁迅在自己的合法妻子和冷水澡之间选择了冷水澡。这不是绝情,这是难得。《人面桃花》里的张季元,脑子里想着陆秀米,旁边躺着陆秀米的母亲,《山河入梦》里的谭端午是怎么错过姚佩佩的?一瞬间着了一个寡妇的道儿,就再无翻身之日了。不爱一个人却敌不过下半身,最终断送了自己选择幸福的权利,这些未婚男青年永远在犯的错误,鲁迅二十年如一日地克制住了。
他一开始并没想着为了留着自己选择幸福的权利、将来和许广平在一起所以不肯碰朱安,毕竟那时离认识许广平还远得很。后来起先不肯和许广平在一起,也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他是早就想好陪朱安一起做这一世的牺牲了。
最开始,是“我以我血荐轩辕”,革命必然有流血牺牲,那么母亲有个人陪伴,大龄无婚配的朱安也有个去处,没什么不好。但是他没有牺牲,于是只好悲愤呐喊“爱情,可怜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但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了四千年的旧账。”朱安苦,他也一样苦。
他的苦是他自找,何必这样?
是啊,何必这样,不这样苦着自己,那要怎么证明包办婚姻是错误的呢?怎么才能证明一个人有合法的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呢?
“我不爱她,我不幸福。”
“孩子都有了,还讲什么爱不爱的,过日子什么幸福不幸福,你不幸福怎么会有孩子?”
在铜墙铁壁般的封建礼教下,你不付出行动上的反抗,你永远无法证明你是真的有追求。尤三姐面对柳湘莲的退婚,只有去死才能证明她是真的刚烈,于是她只好自刎了。鲁迅面对与朱安的包办婚姻,暂时性的强烈反对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所谓的新式青年都反对过,结了婚一样妥协了,所以,除了连个水花儿都溅不起来的普通青年的自杀和长久的禁欲,没有任何办法能证明他不肯妥协。
又要我娶不爱的人,又要我跟她生孩子,接下来是不是逼我爱她与她厮守一生一世了?看客的欲望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他们就爱挥舞着旗帜,朱安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Balabala!
一步退让,步步退让,妥协永无止境。
分居对朱安,未尝不是一种保护。《白鹿原》里,共产主义革命家鹿兆鹏也是被包办婚姻,也是反对无效。不同的是,鹿兆鹏在凉水澡和妻子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妻子。
“婚后一年,她再也没有见过他的面,她起初不觉得有什么,可现在却十分渴望他回到厢房里来。他和她新婚之夜仅有的一回那种事,并没有留下欢乐,也没有留下痛苦,他刚进入她的身体就发疟疾似的颤抖起来,吓了她一跳,以为他有羊癫风,甚至觉得很好笑。现在她已从无知到有知,从朦胧到明晰地思想着他的颤抖,渴望自己也一起和他颤抖。。。。。。她开始失眠,整夜睡不着,对于那种颤抖再不觉得好笑而变成一种焦灼的渴望。”“她的失望和猜疑一扫而空,情绪顿然焕发起来,当晚又梦见和兆鹏发羊癫风似的颤抖起来。颤抖过后,她惊奇地发现那个从她身上扬起的脸不是兆鹏而是兆海。第二天看见兆海从她手里接饭碗时就不由脸红心跳。随后她又梦见和黑娃在一搭颤抖,那是她清扫院庭到门外倒脏土时,看见黑娃于微明中扛着木模和青石夯走过村巷……更糟的是昨夜竟然梦见和阿公鹿子霖在一搭颤抖,阿公在她身上扬起脸时一下子羞了,仓皇跑了。种种怪梦整得她心虚气弱,不敢扬起脸看任何成年男人的眼睛,而那些乱七八糟的梦境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她连名字都没有,先是冷先生的大女儿,后是鹿兆鹏的老婆,他的老公不爱她,也从没爱过她,却要了她,新婚第二天,他就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过。先陷入失眠与春梦的漩涡里,后因寂寞被公公羞辱,她得了淫疯病,他父亲请求夫家将她休弃,但他公公却怕她父亲丢脸,坚决不肯,而冷家和鹿家是不允许她得这样的病还一直治不好的,最后她被古道热肠的父亲亲自毒死了。
丈夫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就离家了,她得不到合法的丈夫,也得不到不合法的情人,于是在无法被满足的情欲里燃成灰烬。
04 时代铸成的悲剧
鲁瑞没有错,为适婚儿子娶一房媳妇是她的义务,即使没有朱安,她也要努力询问李家的姑娘、王家的侄女。鲁迅没有错,面对家道中落,父亲早逝,辛辛苦苦撑起整个家的母亲,面对认定了生是朱家人,死是朱家鬼的朱安,他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不能那么不负责任一句“我不娶”便一走了之。朱安更没有错,她的一生从来由人不由己,她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民国时代,新旧交替,如果鲁迅生活在旧时代,他没有站那么高,看那么远,可能他能接受朱安做他的妻子,无爱便无爱吧,反正他也不会知道爱情这回事,不知道也就不会痛苦了。如果朱安生活在新时代,明白遇到错的人可以立刻推翻重来,她也不会守活寡一生。
朱安对鲁迅也是真的好,出嫁前受的是出嫁从夫的训戒,嫁的又是那样一个令世人景仰的人,不爱他真的不太可能。朱安没有读过书,但从小就由长辈口授训戒《改良女儿经》、《闺训千字文》等书,她一生恪守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妇道,直至自觉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者,得不到鲁迅的喜爱,却仍坚持“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大概是命吧,她越因循守旧,鲁迅就越不喜欢她,若真的渴望婚姻自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也许鲁迅反而有了欣赏她的可能性。
比起郭沫若对原配不闻不问,郁达夫在遇到王映霞后,与生育五个子女的原配离婚,徐志摩在张佑仪怀次子时提出离婚,鲁迅从未与朱安离婚,他始终承认并尊重朱安在周家的地位,也尽可能满足他能给除爱情之外的一切。鲁迅离开北京后,每月寄一百元供朱安家用开支,并另外给她十元零用。在北京时,鲁迅买回食物点心,也总是先让母亲和朱安挑选,剩下的才归自己。对于朱家的亲戚,鲁迅也尽力提供帮助。
人可以演戏一阵子,不能演戏一辈子,和不爱的人在一起朝夕相处,十天是忍耐,十年是怨偶。
没试过和不爱的人结婚的人,没资格说他绝情。
鲁迅和朱安之间,每一步都仁至义尽了。
“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什么是伟大,我所受的苦难,愿你们不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