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卑和忧虑包围的倪霏试着用新视角观察牛珂。她发现最近牛珂经常谈起隔壁B班一个女生。倪霏认为是经常,其实只不过两次。
一次牛珂课间和倪霏闲聊:“你认不认识隔壁班辛雯雯?还挺有趣的。”
“不认识啊,怎么这么问我?”倪霏反问。
“她说她家在热电厂附近,离你家很近,我就问问你认识不。”牛珂解释。
“这有什么有趣的?我怎么没看出来。”倪霏已经表现出不悦。
“她直接过来问,能不能认识我,想请教问题。”
慌张感突然出现,倪霏依然装淡定回复:“那你怎么想的?”
“就觉得很有意思啊!小姑娘单子很大。这样认识了呀,不然我怎么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听说她比你还小一岁呢。”牛珂又补充了一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倪霏是班级里最小的几个学生之一,她一直觉得年龄比同学小是她聪明的证据之一。听罢这话倪霏怅然若失,她抬头盯着牛珂的眼睛,希望发现牛珂讨厌辛雯雯的证据,可从他的眼里分明写着欣赏。
“我需要了解辛雯雯。”此刻的倪霏并不能预料,她对辛雯雯的敌意持续了整整十年。尽管后来两人成为了同班同学,尽管辛雯雯多次向倪霏表示友好。
“辛雯雯虽然讨人厌,但真的很漂亮!小圆脸、大眼睛、还有纤细的腰。”掐起自己肚子上的赘肉,看着自己脸上近期冒出的痘痘。倪霏再次陷入自卑。
倪霏的自卑并不是突然出现,它一直就住在倪霏身体里。因为爸妈工作忙,倪霏就在外婆和奶奶家搬来搬去。分离和告别是女孩记忆中的常客。但哥哥是长期住在奶奶家。倪霏时常感受到爷爷奶奶对哥哥和自己的不同:比如奶奶按照哥哥的口味做饭,给哥哥夹他爱吃的肉,告诉倪霏自己夹菜别愣着,还有爷爷教哥哥和倪霏读书时状态的微调。小倪霏单纯的脑瓜中不知道这区别对待背后的真正原因,只能不停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总结怎么赢得爷爷奶奶的喜爱,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句夸奖。小倪霏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我大孙子可太厉害了,比其他人都好。”
“原来是我不够好。才无法得到他们的爱。”这句话信念般刻进倪霏脑子里。此后总是在倪霏体会幸福的时刻蹦出来,提醒倪霏你不够好,你不配。
所以正在了解辛雯雯那一刻,那句话又蹦出来,告诉倪霏:“离开牛珂吧,你不够好,你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