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赵国,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赵武灵王,是胡服骑射,正是在赵武灵王的改革下,战国后期的赵国迅速崛起,成为了天下唯一可以对强秦构成威胁的存在。赵武灵王身后一直有一位贤臣的身影,他一直站在赵武灵王身旁,成为了赵国的肱骨之臣,他的名字叫肥义。
赵武灵王继位时年幼,自己还不能理政,肥义被赵武灵王的父亲安排辅政。当时其它诸侯国对赵国虎视眈眈,都把赵国视为肥肉,赵国的命运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赵武灵王年幼,几乎所有的国策都是在肥义的辅助下做出的。在肥义的辅佐下,赵国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避免了亡国的命运,在这一点上,肥义居功至伟。
肥义和赵武灵王名为君臣,实为师徒,多少年的耳濡目染,相互影响让他们能做到心意相通。赵武灵王能成为一代雄主和肥义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我一直怀疑“胡服骑射”的主张究竟是赵武灵王的个人之见,还是肥义的战略眼光。
史记中记载了两人的经典对话,那年赵武灵王十九岁,一天赵武灵王和肥义独处,肥义问赵武灵王是不是在想如何恢复赵国昔日的辉煌,赵武灵王回答做君主的一定不能忘记祖先的光荣和传统,体恤百姓富国强军,做臣子的也要殚精竭虑,辅佐君主实现政治抱负,同时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现在想向赵国的先贤学习,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富国强军让赵国具备问鼎天下的能力。
不过赵武灵王也是有顾虑的,他清楚的意识到凡是变革都会有阻力,但是伟大的事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为世人所支持的,自己怕推行“胡服骑射”得不到支持。
肥义为赵武灵王打气,说做事情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否则就很难成就大事。现在大王既然决定就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不要在乎世人的非议,但是追求最好道德的人,都是世人眼中的另类,他们不必去追求世人的认同,成就伟大事业的君主就要有专断的能力。不能因为国人的愚钝和臣子的眼光的局限性就影响了您改革图强的步伐,您既然决定就如实施吧!(我肥义一定支持您到最后!)
上面是司马迁的记述,我对于这段历史有自己的看法,第一当时赵武灵王和肥义的对话没有人会记录,因为他们讨论的话题十分重要,关乎国运多一人则不保密,那么他们真正的对话内容就无人知晓了。人们只知道后来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这个决策是赵武灵王签发的,仅此而已。
单从赵武灵王后来对于传位工作上的做法来看,他还很幼稚,以至于造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剧,这说明他还很不成熟,以至于我不得不怀疑“胡服骑射”的真正策划者和实施人实际上是肥义。
这位一直为赵国、为赵武灵王、为赵惠文王尽忠职守的三朝老臣,他才是“胡服骑射”的始作俑者和真正的执行人。赵武灵王不过是站在前台的明君,肥义是站在幕后的贤臣,没有了肥义也就没有了赵武灵王,没有了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迅速提升了赵国的国力,让赵武灵王成为了世人公认的一代雄主,但也耗尽了肥义的精力。这位老人没有能在最后力挽狂澜,为了保护赵惠文王,他被杀害了,这间接上导致了赵武灵王的死。试问如果当时领兵平乱的是肥义,做为赵武灵王的老师他不会看着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他无畏的精神和做为赵武灵王老师的地位决定了他具备摆平这件事的能力。
当赵武灵王决定把王位交给赵惠文王时,他应该是征询过肥义的建议,因为多少年来征求老师的建议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从后来的表现上来看,没有立赵章是明智之举,因为就是这个赵章和田不礼杀害了肥义。肥义没有子产幸运,当郑国大乱时,诸公子都不愿意杀害子产,因为他是国之栋梁。但是肥义和子产不同,他把赵武灵王的重托放在了自己心中的第一位置,就是保护和教导赵惠文王,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赵章和田不礼发动的沙丘宫变能够迅速被平定,起到最大作用的人不是李兑,也不是赵成,而且肥义。他为了平定沙丘宫变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当仁不让,稳定朝纲
尽管年老体衰,但是作为百官之首,他在教导赵惠文王的同时坚持理政,这既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又让赵章和田不礼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从而为李兑和赵成做好准备创造了条件。赵武灵王此时已经被赵章和田不礼彻底蒙逼,听不进去老师的建议了,但是令肥义欣慰的是他又培养了一位未来的贤主赵惠文王,他可以无憾了。
二、未雨绸缪,保护幼主
为了防止赵章和田不礼对赵惠文王不利,他侍卫统领以后凡是赵武灵王下令要召见赵惠文王,一定要先通知自己,因为害怕这不是灵王自己的意思,而是赵章和田不礼的诡计,那样就会将惠文王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如果有危险还是应该我先上,我一定要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保住了他就保住了希望和未来。
三、舍生取义,平定叛乱
当那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肥义依然前往约定的地点,他知道此一去便再也见不到赵惠文王,见不到赵武灵王,同样再也见不到赵国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面对死亡,肥义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淡然,他是想用自己的死来平息这场叛乱,让多年来积弱的赵国获得新生的力量,让赵武灵王的改革能继续下去,这点他做到了。
肥义的形象尽管经过千年,但在我的脑海里却渐渐变得清晰,一位真正的能臣,真正的仁者,赵国崛起的策划者,肥义,我不会把你忘记。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