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败,命运的走向,就在于自我暗示的微小差别。可是,有人会说:“那我们凡事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不就行了吗?”问题没这么简单。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暗示倾向于消极,也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居多,这往往成为习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若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比较消极,就会在心理上经常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一个人不转变自我意识,不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怎么能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显然,人的心理态度、尤其是自我意识是什么样的,便支配着心理暗示的导向。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人要想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也需要经常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才能真正做到形成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彼此关联的环节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这样简明地表示:心理暗示 自我意识 心理态度 行为习惯 性格 命运(梦想)
由此可见,我们一再强调的成功始于觉醒,也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心理暗示的改变;我们一再强调的心态决定命运,也就是自我意识、心理暗示决定命运,也可以说是习惯与性格决定命运。这么多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环节,核心与根本在哪里呢?核心就是改变自我意识,就是心理暗示一定要积极。这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正是不同的自我意识决定了进行不同的心理暗示,而正是由天长日久、成千上万次的不同的心理暗示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导致了选择、行为乃至习惯的不同,从而造成了命运的巨大差别。所以,我们要学会并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一定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
有一句话值得牢记:把一个人当作什么,他就会是什么。同样,一个人把自己当作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会比较接近那种人。这不是唯心的梦呓,而是实在的规律,是自我暗示的魔力所致。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目标,实现心愿。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只要你目标明确地想干成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就会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驱使你自觉地甚至是无意识地向着追求目标、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使自己变得自信主动,有生气、有活力、有创造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