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极其熟悉吧,随着越来越多体现原生家庭生活的电视剧电影的播出,人们关于“原生家庭之殇”这一话题的讨论再登高峰。“家”本来是爱的港湾的代名词,是什么逼孩子不惜一切代价“杀死”家人,才能感到重获新生。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是较早探索家庭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先驱之一,他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于一个人后来成长的影响,他认为人之所会患神经症是因为个体在他的早年成长中受到了阻碍。这种阻碍使其早期的愿望未被满足并长久压抑在潜意识之中,直到个体长大后,当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而无法应对时,这些阻碍便会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大多形成于4岁或5岁之前,也就是在童年期形成的,而每个儿童形成怎样的生活风格有赖于他的家庭环境和幼年经验,并且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是独一无二,难以发生变化的。
客体关系流派创始人梅兰妮·克莱因认为,人们与外在世界建立最早关系的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才是妈妈,在妈妈喂养过程中,乳房被婴儿分为好坏两种,好乳房会被婴儿内化为好自己,即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好孩子,坏乳房则会被婴儿内化为坏自己,即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不被喜欢的坏孩子,这种早期关系会影响将来孩子自身价值感的形成。关于原生家庭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心理学家们各抒己见,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肯定了早年经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一个新生命便怀揣希望来到这个世界,而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教他们应该用何种模式去面对未知的世界。孩子的认知模式因父母的养育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从“接受-响应”,“要求-控制”两个维度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类:独裁型,权威型,放任型,以及忽视型。调查研究显示。除权威型教养方式外,其他三种教养模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独裁型家长往往对孩子高要求高标准,异常严厉;放任型家长会过分溺爱孩子;忽视型家长往往会用冷暴力对待孩子,要知道,童年期是儿童各种能力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过于严厉或者冷暴力的行为会在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我不好,我是一个没用的孩子”,“都是我的错,所以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样的低自我价值观,这种低自我价值观会在孩子长大后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电视剧《安家》中房似锦被自己的亲妈逼着给弟弟买房还房贷到《爱的厘米》中关雨晴被爸爸要求拿十万给弟弟关震雷买订婚婚戒再到《欢乐颂》中樊母让女儿樊胜美不断贴补哥哥一家等,这些影视剧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以及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的模式展现的淋漓尽致。PUA式父母以爱为锁禁锢着孩子,使其百孔千疮,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或自卑,或安全感极度匮乏,不敢轻易相信他人,或形成讨好型人格,想要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时常充满负罪感,压抑自己的情绪等等。
除了重男轻女式原生家庭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有毒原生家庭,比如:
言语伤害型家庭——在家中,孩子总是被数落指责,否定甚至贬低,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啥?”,“你这么蠢,干脆死了算了,别在这里霍霍我!”,父母的言语暴力给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精神创伤,导致孩子在成人以后变得多疑,没有自信甚至抑郁。
操控型家庭——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无论做什么,无论对错,父母完全不在意孩子的看法,只是以“我都是为你好”,“总之,一切按我说的做,你今天必须听我的”这样的理由束缚孩子,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缺乏主见,自卑甚至成为“妈宝”。
暴力型家庭——在这个家中,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极度缺乏控制力,一旦情绪不好就会对孩子动手,并且下手没有轻重,直到情绪缓解后才停止,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整日活在恐惧与焦虑之中,他们长大后往往表现出畏惧社交,不相信他人,恐惧焦虑痛苦没有安全感等。
这些有毒的原生家庭就像一张无形的布满尖刺的网,网住孩子前进的步伐,也网住了孩子的未来,束缚孩子整日活在痛苦焦虑之中。
有毒的原生家庭还有一个恐怖之处是,即使我们明白父母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多重,我们一遍又一遍告诫自己长大后不要活的像他们一样,但我们仍无法挣脱自己与父母的这层联系,我们终将活成父母的模样。
“杀死”父母,才能重获新生。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毒的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大胆尝试,鼓起勇气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决裂”,安抚自己的“内在小孩”,“疗愈原生家庭伤痛,不是一味等待父母的认错,道歉,而是把自己爱回来”我们需要意识到父母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我们的过错,我们要积极努力的与自我和解。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未来的路途如何决定权在于我们自己,所以,挺住!我们一定可以越来越坚定且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