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沉迷于“网络”的父母

在我的咨询室里,常常有这样的焦虑父母。他们反映的问题都差不多:“老师,我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怎么办?他整天拿着手机啥事都不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一说他就急,成绩好不好也无所谓,这该怎么办呢?”

看完几个小故事,或许你就豁然开朗了。

1,难缠的宇恒

宇恒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他的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父亲是一个经营不错的小老板。

每天放学回家,就吵着跟妈妈要手机。妈妈要是不给,他就缠着妈妈吵个不停。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尽管迷恋于游戏,成绩还是在中上。

妈妈和宇恒建立了规则,但是效果不佳。因为宇恒的力气很大,妈妈弄不过他。只有爸爸在家的时候他才有点顾忌(基本靠暴力),但是爸爸又很忙。老师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妈妈跟宇恒说每天一起看会书,孩子马上会跟妈妈讲条件。

“看书看多久你就给我玩多久的手机。”

宇恒很会讲条件,从吃饭到看书,做作业,反正不会错过任何讲条件的机会。并且也能屡试不爽,妈妈拿他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眼看宇恒就要升初中了,妈妈特别着急,假如就这样下去,妈妈担心他上不了好的中学。

在宇恒小的时候,妈妈沉迷于韩剧,爸爸沉迷于游戏。宇恒一开始一个人孤独的摆弄玩具;看到爸爸打游戏,宇恒乖乖的在一边看。那时候,全家人都觉得宇恒好带,乖。

到后来,宇恒看到妈妈看电视,他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妈妈抢遥控器;看到爸爸玩游戏,跟爸爸抢着玩,爸爸还觉得孩子很厉害,看看就会。

上了小学,妈妈不让宇恒看电视,宇恒就说:“你自己都可以想看多久看多久,为什么我只能看半小时?”

宇恒玩游戏,爸爸打他,他怕爸爸。但是,他不怕妈妈,妈妈不把手机给他,他就跟妈妈对着来。宇恒个子高,力气大,妈妈拗不过他。

2,晓晓利用网络学习

晓晓是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她的妈妈是一个在网上工作的自由职业者,爸爸跟宇恒的爸爸一样,是一个收入不错的小老板。

晓晓的妈妈教育孩子正确的使用网络,自己在网上学脑图,就跟孩子分享脑图多有趣。从不建议晓晓去学,但却成功的勾起了晓晓的学习兴趣。

晓晓哀求妈妈给自己报个班,妈妈却不急,跟晓晓先来个君子约定。

网络上的课程虽然便宜,有的还是免费的,但是不坚持学习等于白搭。妈妈要求晓晓上交一个星期的读书笔记,才答应。

晓晓有质量的完成后,妈妈与晓晓签订君子协议。

第一:学习脑图制作的时间要在功课全部晚餐之后;

第二:脑图学习会有一段时间比较辛苦,并不是完全全程都那么有趣,如果不能坚持学完,如何处罚由晓晓自己列出3个方案,并在爸爸妈妈的见证下签字;

第三:晓晓完成全部练习,经爸爸妈妈评审过关,开庆祝会。庆祝晓晓习得新技能。

一段时间过去了,晓晓全程学完脑图课程,全家人为她庆祝。

晓晓习惯于用网络搜索学习资料,每次使用手机之前,先写下搜索目标,完成后做笔记。

晓晓的妈妈有时太会讲道理,晓晓不是特别喜欢,但妈妈对自己也是雷厉风行,晓晓也不太顶撞。

听到同学们讲网络游戏,晓晓也有几分羡慕。去同学家里,同学们玩游戏,晓晓只能一个人看书,有点小自卑。晓晓跟妈妈一样,不知道当下流行什么游戏。整个中国都在玩王者农药时,晓晓妈妈才听说有这么个游戏。

3,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彬彬

彬彬是个六年级男孩,他的父亲是个IT人。母亲是做美容行业的。父母平常虽忙但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每天都有一段时间用来开家庭茶话会。

彬彬小的时候,爸爸给他看电子图画书。彬彬稍微长大一些,爸爸带他在网上学习。

彬彬在六岁之前,在网络上和爸爸一起学习了情绪管理;读完了绘本版电子书《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其它的中外名著 ;在网络上完成了许多学前智能游戏。但都是父母有规划的帮助下进行的。

从彬彬3岁起,父母便坚持带上彬彬,一家三口每日开茶话会,谈古论今。每一次,彬彬的发言都会得到爸爸妈妈的掌声,而且大家必须遵守规则,违规者只能旁观。

彬彬从小在父母的正确指引下,到了四年级就能在可汗学院自学,听全英课程。五年级便收到了著名的某某中学录取通知书。

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彬彬会告诉同学哪里有什么设置,比一般同学更会玩,但又气死人的不上瘾。

4,不同的家庭

三个家庭都想带好自己的孩子,学历不同,工作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三个孩子差别很大。

宇恒的家庭是多数网络成瘾型孩子的缩影;晓晓会学习,但因不太会玩,也会感到自卑;彬彬的父母是比较科学的。说明新时代的教育,还得有新方法。

在这三个家庭中,看到榜样的力量比格言大。所谓榜样的力量比格言大得多,就是说父母自身的行为表率,比父母对孩子的说教重要得多。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是最伟大的观察家,父母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想要有一个怎样的孩子,自己先做给孩子看。

有的家庭贫穷,但贫穷不能打倒,依然不卑不亢的;有的家庭生活安逸,但好学习,不负青春;有的家庭颇有成就,但好礼而谦卑;但是,不同的是,有些父母本事不大,脾气很大;对自己毫无要求,对孩子严厉苛责,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5,一个父亲的故事

对于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家庭,也不都全是父母的原因,有一些原因是社会性的。

教育一个好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经听过一个智慧的父亲是这样教育的:

他的儿子天天打游戏,他就陪儿子打游戏。慢慢地,父子俩有了共同语言。父亲打游戏总是打不过儿子,因此,儿子很得意。

父亲见了跟儿子说:“儿子,这游戏这么好玩,要是是你制作的那该好啊!这款游戏很挣钱哦!”

儿子听了问父亲:“爸爸,要制作这样的游戏的话,都要学些什么?”

后来,父亲引导孩子去学习软件编程。在编程班里,老师告诉孩子什么是硅谷的世界,孩子充满了向往。

回家告诉父亲,长大了要进军硅谷。父亲问他,打算如何进军硅谷?

孩子又去问编程老师,在老师和父亲的配合下,孩子发奋图强,后来真的梦想成真。

故事很励志,但面对真实情境,光靠喝碗鸡汤没什么用。方法很简单,不坚持也不会有效果。对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还需我们花费心思与孩子建立好深厚的亲子感情,毕竟,爱是一次深刻的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10,187评论 0 12
  • 六月二十号。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总是忍不住去回想之前的那个梦。他经常把目光投射到窗外,大多时候,他的思绪会被青...
    武凯WalkerRolando阅读 1,618评论 1 3
  • 关于向社会公布10个新增电子警察系统地点的通告 各位交通参与者: 为有效遏制车辆闯红灯和超速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规...
    潮州玩家阅读 12,814评论 1 0
  • 地上厚厚的金黄 飘散 风 寒气侵人 到不在于它的温度 而在于 那力度 那穿肌透骨的力度 卷 落叶翩跹 有个孩子在追...
    龙雨寒阅读 1,092评论 0 3
  • 爱的漫不经心 怕投入太深,距离如影随形 看不到那颗背后的真心 所以情深时即刻转化成了恨 所以想念时寻不到回音 我爱...
    王神马阅读 1,2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