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我是这样规划的:
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带着天天从家出发,一路步行,看看沿途的建筑,隔着蓝色铁皮的缝隙,观察土壤里蔬菜的生长,跟着晨跑的人直到景家庄,在热闹的摊贩中间选一家,吃早饭。
早饭后,我们不必回家。过一个路口,就可以到我的母校。是的,当年拿到录取通知书是多么不甘心啊,做了那么多清高的大梦,终究还是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度过青春的四年。
可是结果还是很美好的。亲爱的朋友们,并没有天南海北的远离,许多人能不时再见。这就是小城市小地方的好处吧!
上学时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的四楼,各种期刊杂志。学术方面的我是不碰的,青春小说散文诗歌一摞一摞的堆在桌前。有时候是拿着作业去写的,可是最后作业没完成,日记本上却抄得密密麻麻,那些长着翅膀开着鲜花的文字啊,能填满我小小的心房。
我想,每天上午带天天去图书馆,不仅仅是四楼,一到五楼都可以阅读吧!不知道一楼还是不是来自各地的报纸?二楼是否还存机房?三楼的英文书籍我当年也看了几本的,至于五楼,则是中文系的宝库。十多年了,也许图书馆的结构已然不同,但是带孩子去转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吧。
阅读近午,我们可以晃晃悠悠的回家。路上买几样蔬菜,回去或蒸大米两碗,或下面条两份,配绿菜红柿金黄鸡蛋,可以简单,但不失营养。
然后我们可以一个洗碗一个收拾家,各自躺在床上,就着暖暖阳光午休。当然,我们也可以躺在一起,讨论一下上午看书内容,交流各自喜欢的情节,在温语浅笑中入眠。
醒来定然下午三四点了,带齐装备赶往体育馆学习乒乓球。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做公交,在摇摇摆摆中穿越小城的肚肠,透过车窗观察的楼房,街道,商贩和路人,也可以安静的听着车上的人们拉家常,有趣的地方可以彼此笑一笑。时间紧张的话,就开车去。让后他捡球打球,我可以跟旁边的妈妈聊天,也可以去不远处的的尚书坊看看书,或者在草树花间转一转,也是很美好的。
结束后大约回家大约六点半,做饭吃饭。然后切点水果,摆点零食,窝在沙发上,看电影。我甚至想好了看什么——《奇迹男孩》《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
一天结束上床睡觉。
多么和谐合理的假期安排。
可是.........
天天说,我要跟小姨一起去方特。
立刻遭到我的反对:不行,带两个孩子,小姨怕顾不过来。
没事啊!应该让小姨感受一下二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还是不要去了,你俩打起来怎么来?
我保证不和川川打架,我保证听过,求你了,妈妈,让我去吧!
于是,妈妈妥协了。
于是,我的假期计划泡汤了。
在这个原本要早起的清晨,空荡荡的家里只有我一个人,那还是赖在床上,看看能不能睡个回笼觉了。
清闲来得太突然,措手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