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樱木花道
初读《红楼梦》,是在高一时的暑假,那时只是囫囵吞枣般看完,已然被这些“满纸荒唐言”所吸引了去。那时只对几个主要人物大约有些印象,记住了黛玉的哭哭啼啼,宝玉的偏僻乖张,宝钗的知书达礼,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史湘云的心直口快……后来重温时只觉得这些人物的性格并不单一,情感也错综复杂,却不曾细想其中缘由。
时隔多年,再度捧起这部经典,竟已觉“物是人非”,浮现在脑海中的形象与之前大相径庭。也许文字没变,变了的只是看书人的心境罢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林黛玉了,以前常听人们说,黛玉“小性子”,“心胸狭小”但我觉得这是因为她十分敏感,骨子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傲清冷。这也与她自幼丧母,寄人篱下的生活有关。她“步步留意,时时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如此处处谨慎,倒也难为她了。
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这部小说的主线。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谁能体会到她焚稿时的悲痛欲绝呢?泪水落了一遍又一遍,而此时的宝玉却还蒙在鼓里,为他们的“婚事”欢欣不已,两处氛围的巨大落差,没有滑稽可笑,而是悲凉万分。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最后一句,甚是凄凉。而黛玉的結局,果然如诗中所言,芳魂早逝,连死的时候都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悔恨。
薛宝钗与林黛玉不同,她多了一份那个年纪不该有的老练与成熟。以前我也觉得她嫁祸黛玉是虚伪自私,但从小出生在名门贵族的她,对这种行为见得多了也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有人说她端庄稳重,有人说她世故圆滑,其实,她比黛玉更让我同情,她的悲剧也许更令人叹惋。
她聪慧有才,豁达大度,却有着女子读书无用的陈腐思想。听香菱与史湘云没昼没夜高谈阔论地说诗时,便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她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正统教育支配着,从来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循规蹈矩地活在那个封建制度的约束中。更可悲的是,她认为世界本就如此,夫妻之间有的不是真挚的爱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母女之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绝对服从的孝道。这样冷冰冰的纲常,竟成为她遵守一生的原则。
她与黛玉,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一个是浪漫主义者。黛玉至少曾得到过那虚无缥缈的爱情,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将其棱角一点点磨去,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终于达到了高潮。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被命运的枷锁牢牢套住。有的人奋力挣扎,却无济于事,有的人早已放弃抵抗,等待着上天最后的判决。
另外,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喜剧性的情节,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作者借刘姥姥这一辅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贾母领着她领略了大观园的庭院流水,欣赏了华丽的演奏,品尝了各种美食珍馐,同时也见证了她一辈子也不可能拥有的财富。这便是古代贵族和普通平民的天壤之别,富贵人家哪里懂得平民的艰辛酸苦,平民怕也想象不出贵族生活的优越。
所谓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大雪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时,曾经的繁华富贵终于被历史的风尘所掩埋了,只留几页泛黄的纸,为世人悲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