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你问一帮小学生,“小朋友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想要成为科学家!”
“我想当宇航员!”
“我要成为一名作家!”
……
你看,成为一名作家,或者从事写作这件事情,在大多数人的认知距离里,是与科学家和宇航员划等号的。
十多年过去,如果你现在再去问一群小学生,有没有人长大想当作家?
估计你会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不用等到长大,上个月我爸就给我开公众号了,我二姨和三姑还给我赞赏了五百块钱呢……”
是的,自媒体时代,对于互联网原住民而言,写作从来都不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每天生产着巨量的内容,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陷入信息过度的处境;商业资本入局,内容成为生意介质,人人都在讨论写作,因为据说一支笔就可以翘起百万流量。
不禁想审视,在互联网上,是否仍存留着文学性写作?
之所以用“仍”这个字眼,是因为中文互联网曾经大量出现过类文学性的作品。这里不是指起点中文网为首的网文,而是BBS和博客时代。其文学性在于,起码那个年代要在网上写作,内容的真才实学比标题吸睛更重要,大多数人还是有耐心看完140字以上的长文。
微信公众号时代,内容之繁盛让写作门槛变得如此之低,一个存量的内容池里充斥着大量劣币,竞争就会走向极端变异。于是,我们看到,有的标题开始飞飘到平流层之外,内容散架到骨质疏松,以至于脚步踉跄难辨其踪。
被飘在半空的标题拉长的鸭脖子,呈现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微信时代的“诗歌体”排版文。其典型表现为一句一行,四五句成段,段与段之间必有图,全文要居中。
这是一个现代诗诗人都不好意思出门的时代。
文体形式的变迁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像唐朝盛行诗歌,宋朝兴词,依然是内容决定质地。
那么,2000万微信公众号,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内容?
相信你自有观察与答案。
我个人的观察结论是,微信公众号上95%的写作,不具备文学性。
这是一个符合现实的比例,因为人们需要的95%的内容是信息,仅仅是信息,哪怕有效期只有一天。
所谓的文学性的创作,能占到5%的比例,已经太过分了,知不知道这5%的内容,能让人们产生多大的阅读压力,能破坏掉多少人本来计划八卦冲浪的爽感?
互联网的确让写作成本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写作友好。尤其是,免费的互联网。
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环境,内容天生便肩负着传播使命,换句话说,自媒体诞生的文章,是要能传播的。
传统媒体正是再好不过的镜子。过去三十年,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叫做《知音》。
然而传播,并不是文学性作品的绝对属性。
有的文学作品具备传播特征,假如罗贯中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开始连载《三国演义》,可以预期的是,同样会火得一塌糊涂。现实版的例子,南派三叔《盗墓笔记》。
有的文学作品并不适合大众传播,比如钱钟书先生最重要的作品《管锥编》,如果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凭借钱老《围城》的圈粉,名人光环带来的阅读量应该勉强能上万,但留言评论估计破不了十,原因无他,太艰深晦涩,一般人读不懂啊!
即便如此,你依然否认不了《管锥编》的绝对地位。
不以流量论英雄。互联网的逻辑,在纯文学写作领域,并不适用。
流量代表着大众,代表着普世门槛,甚至代表着人性天然的七个弱点。
而纯粹的文学,某种程度上,是要与世俗的贪嗔保持距离的。即便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但创作的时候,最好还是,要么远远地跑到村庄外的小树林,要么沉浸在夜深人静的小桔灯下。
所以我的结论是,微信公众号并不适合文学创作(起码不如豆瓣适合,豆瓣“半死不活”只顾趣味没有融资进取心的佛系运营,保留了人们些许耐心与情趣)。最适合微信传播的文章是半俗演绎,正如,读过六神磊磊读金庸的人就是会比读过金庸原著的人多。
我也理解,阿勒泰的李娟,明明已经开了公众号,但仍然要把她的文字留到书里。
她的写作,和他们的写作,终究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