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周围兴起了打卡热,起先可能只是朋友之间互相监督打卡,慢慢地通过发朋友圈展示打卡,后来逐渐形成专门打卡的圈子……
不管互相之间认不认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法,只要每天坚持背20个单词、跑三公里、早起阅读1小时……成果似乎只是早晚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每天都能看到实实在在努力的痕迹,每天一小步操作起来也不痛苦。
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打卡的过程虽然热火朝天,但真正坚持到最后并且最终学有所成的却寥寥无几。这背后的坑,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我们以健身为例,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因为动力强劲,每天都能坚持。但想要看到效果却不是一朝一夕的,随着时间段推移,动力减弱,热情消退,每天健身也许会变成隔天。
大脑是趋易避难的,为了能让心里好过一些,让身体舒服一些,我们的大脑还会主动找借口:“今天工作很辛苦,应该让自己休息一天。”“但是不打卡不就意味着坚持不了了,那多没面子,要不就拍个健身的照片打卡吧。”
渐渐地,打卡的味道就变了,从一开始只是单纯为了更健康的身体,慢慢变成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打卡,这就是打卡容易出现的弊端。
往更深层次发掘,不管是健身、阅读还是学英语,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想着赶紧结束,完成打卡的任务,说明内心深处还是没有体味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乐趣,内驱动力不足,只是别人都这样做,我跟着做总不会错,这时的行为和心灵其实是脱离的。
就像学生完成作业一样,那些总是把作业当做任务来完成的学生与把作业当做巩固知识的手段的学生相对比的话,学习的效率一定大不一样。
记得在我父母那个年代,有很多的手艺人,磨剪子、捏泥人、裁缝……一做就是一辈子。虽然每天都在做看似重复且枯燥的事情,但从来不需要打卡来监督自己,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在那个时代信息网络还不发达,生活节奏不快,大家的生活条件差距不大,人们能够沉下心去细致打磨自己的手艺,并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不断形成正向反馈。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完全推翻打卡的作用,只是不能完全依赖打卡,导致陷入动机转移的陷阱,要始终觉知自己的打卡目的是什么,毕竟打卡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
1、给打卡换个“马甲”
打卡动机容易发生转移,很多时候是因为每一次打卡都受到了大众的监督,也许是朋友圈,也许是打卡营。这就好比每天有一群监工在你身边,不做完丢的不是工资而是面子。
那就给打卡换个“马甲”,不要展示出来,用记录代替,将这件事转化成自己的事情,只要给自己交代。哪怕有一两天真的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单纯是想偷个懒没有完成,又有什么关系,大不了那几天不做记录。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认识到,坚持做一件事是长期的过程,中通的偶尔中断并不会影响什么,不需要太过于纠结,将精力浪费在细枝末节上。
2、降低要求
打卡总是半途而废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给自己设置的打卡要求太高了。比如每天跑步3公里,对于坚持运动的人来说可能是小菜一碟,而对于从来不跑步的人来说,可能会有点痛苦,结果每次跑步过程中,不是享受运动的乐趣,而是不停计算还剩下多少公里。跑步成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如何能坚持下去?
这时候不妨试着降低要求,将每天跑3公里降为跑1.5公里甚至1公里,不要担心跑这么点有没有效果之类的,要知道,不坚持,偶尔跑个10公里又有什么用!
不管做什么,如果始终逼迫自己处在煎熬的状态中,什么都做不好。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我们拥有强大的动物本能,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而“煎熬的状态”会让大脑本能感到威胁,从而想方设法逃离,于是,放弃则成为常态。
概念来自于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
总结一下,我们坚持任何事情,不要一味地依靠意志力,这玩意靠不住,关键是找到内在动机,并想方法维持动力,让自己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渐行渐远。
笔者简介:我是@三十不晚,一个不满现状的跨界实践者,希望从书中找到更多人生方向,尝试更多可能,让生命浸染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