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美国的海外留学生活近半个月了,从机场送别的留学长队中伫立不舍到每天回家后面对空旷房间的失落,牵挂的心绪便不时萦绕心头。
虽然孩子自初中就是住校状态,每周至少可以开车前往送点吃喝的,每次见面看到孩子大吃大喝的得意,做父母的还是很满足的,至少双方皆大欢喜。
况且是每个周末都可以接送见面,哪怕是补习课程也可以参与陪伴,自是孩子呆在身边,也从不觉得是真正离别,反倒忙起来还不亦乐乎。
如今下班回到家中,孩子的床铺还在,书籍衣物玩具也都在,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空巢之人”了,吃饭时有些怅然若失。
会不由自主地想,孩子他吃的怎么样?皮肤过敏有没有大碍?睡得是否如在家一样香沉?学习压力是不是很大?好多问题盘旋在脑中。
当下的网络社会里,远距离地在线聊天视频尽管非常方便,但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就是不回复你的询问,微信朋友圈里把你隔绝了。
也许他觉得自己长大独立了,终于可以自由地放飞了,就是不想你过多打扰,感觉孩子好像真得远离了。
于是在学校公众号及家长群里翻阅查看找各种消息,校园的风景,课程的设置,食堂的餐食,疫苗的注射,活动的安排,校园地安全,甚至不相干的宿舍邻友,就是期望能更多了解一些孩子学校的信息。
旁观者或许无法明白,家长为何会如此执着地爱上这个学校的一切关联信息,从网络评论,排名到众说纷纭,不是因为物华天宝,只因为那里有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如果有家长去探望,参观到孩子的学校,不胜羡慕,就期望能看到任何的视频或者照片,哪怕是排队,活动现场,食堂用餐,课堂教室,虽然一眼望过去几乎分不清谁是谁,但依然期望在发出的图片中找到自己孩子的蛛丝马迹。
好在这样的群里,家长们都没有自己的姓名,都是自觉地改成了用孩子称呼的爸爸妈妈,在这样的群里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富有寒酸,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学生家长。
面对群里分享的照片与视频,即便没有自己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班级的照片甚至学校的任何新闻,都会打起精神来认真品读,就像一个特别渴望玩具的孩子,每天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家长群。
儿行千里母担忧,“空巢”之下的中年人更是牵挂不在身边的孩子,随时都想知道他们的冷暖,懂得他们的喜悲,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如何能懂?也许只有成为父母后才能共情理解做家长的不易与忧愁。
又想起台湾作家龙应台《目送》中的经典语录,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西风落叶,秋意正浓,中秋时节,唯有寄语随笔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对空巢开始的怅然,也有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明示,惜缘一切,健康快乐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不增加麻烦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吧。
继续自我人生的修行之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知道智慧必然来自孤独。